地理研究 ›› 2013, Vol. 32 ›› Issue (10): 1923-1936.doi: 10.11821/dlyj201310015
麻学锋1,2, 孙根年2
收稿日期:
2013-04-12
修回日期:
2013-07-15
出版日期:
2013-10-10
发布日期:
2013-10-10
作者简介:
麻学锋(1970- ),男,苗族,湖南凤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产业经济学研究。E-mail:maxuefeng90@163.com
基金资助:
MA Xuefeng1,2, SUN Gennian2
Received:
2013-04-12
Revised:
2013-07-15
Online:
2013-10-10
Published:
2013-10-10
摘要: 界定了旅游产业生长点的概念,借鉴“路径依赖”理论重新诠释旅游地产业成长路径,提出具有普遍性SGGT模式,以张家界旅游产业生长点为例,具体分析了SGGT和空间演化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结果发现:①历史与现实是武陵源旅游生长点形成的基础,需求与培育是旅游生长点萌发的关键因素,创新与拓展是旅游生长点成长的保证,蜕变促进了旅游生长点成为旅游产业增长极;②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和索溪峪三个旅游生长点,通过“路径创造”,实现了行政管辖权的统一,后被列为世界遗产地,成为张家界旅游产业的核心生长点;③在旅游产业“集聚力”和世界遗产地管控的驱动下,天门山成为张家界新的生长点;④武陵源和天门山两个生长点的形成,是张家界旅游产业集聚和“路径创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拓展了张家界旅游产业的成长空间。本文有利于为旅游地政府和企业从旅游产业生长点视角理解旅游产业成长路径,更为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麻学锋, 孙根年. 旅游产业生长点的SGGT模式与空间演化——以张家界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10): 1923-1936.
MA Xuefeng, SUN Gennian . SGGT mode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growth point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aking Zhangjiajie as an exampl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10): 1923-193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第41号] .2009-12-01. [2]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30年专家评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3]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30年.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4] 王兆峰,杨琴.技术创新与进步对区域旅游产业成长的演化路径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1,(6):132-136. [5] 许春晓.欠发达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模式探讨.人文地理,1995,10(12):69-72. [6] 马秋芳,孙根年.基于旅游本底线法(TBCM)的旅游业成长研究:以桂林入境旅游为例.经济地理,2009,29(8): 1402-1408. [7] 秦学,邹春洋.区域旅游业时空演变形式与机制探析,学术交流,2004,128(11):83-88. [8] 贾生华,邬爱其.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旅游学刊,2002,17(4):19-22. [9] 王兆峰,杨琴.技术创新与进步对区域旅游产业成长机理作用与动力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2):120-124. [10] 阎锋.旅游产业成长阶段的重要标志:生态旅游的兴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97(3):1-6. [11] 课题组.论艺术园区的功能演化与都市旅游产业成长:以北京三大艺术园区为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 版),2007,147(7):28-36. [12] 马丽君,孙根年,王洁洁,等.基于本底趋势线理论的3个遗产地旅游成长多周期分析.山地学报,2010,28(4): 492-499. [13] 麻学锋,孙根年,马丽君.旅游地成长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研究:以张家界为例.地理研究,2012,31(2):245-256. [14]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5]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6] Dvid P.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roceedings,1985,75:332-337. [17] Arthur W B.On competing technogi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small events:The dynamics of chioc under increasing returns.Working Paper WP-83-90.International Institu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ⅡASA),Vienna,1983. [18] Arthur W B.Competing technologies,increasing returns,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Economic Journal,1989,99: 116-131. [19] 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新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0] Martin R,Sunley P.Path dependence and regional economic evolution.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6(4): 1395-1437. [21] 戴一峰.论新世纪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生长点.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6-102. [22] 麻学锋.旅游产业转型的理性构建与自发演进.经济问题,2009,(2):124-126. [23] 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1] | 张郴, 黄震方. 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理论模型建构[J]. 地理研究, 2020, 39(2): 232-242. |
[2] | 徐冬, 黄震方, 洪学婷, 李东晔, 沈伟丽. 乡村旅游地文化胁迫类型、格局与机理研究——以苏州东山镇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49-2267. |
[3] | 杨博飞, 朱晟君. 金融资本市场与区域制造业演化路径选择[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345-2360. |
[4] | 麻学锋,杨雪,李志龙. 张家界旅游企业空间成长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9, 38(8): 1965-1978. |
[5] | 徐敏, 黄震方, 曹芳东, 张郴.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旅游地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模式——以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4): 937-949. |
[6] | 曹炳汝, 孙巧. 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及时空演化——以长三角区域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12): 3055-3070. |
[7] | 刘霄泉, 孙铁山, 李国平. 北京市域制造业的空间演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8, 37(8): 1575-1586. |
[8] | 贺灿飞. 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J]. 地理研究, 2018, 37(7): 1253-1267. |
[9] | 苗长虹, 胡志强, 耿凤娟, 苗健铭.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路径依赖、脆弱性和路径创造的作用[J]. 地理研究, 2018, 37(7): 1268-1281. |
[10] | 郭琪, 朱晟君. 市场相似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的空间演化路径[J]. 地理研究, 2018, 37(7): 1377-1390. |
[11] | 翁时秀, 闫罗彬, 王华. 以综合思维引领丹霞地貌与旅游地理研究创新——彭华先生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J]. 地理研究, 2018, 37(12): 2411-2419. |
[12] | 宓泽锋, 周灿, 朱菲菲, 曾刚.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与互动关系变化——基于2003-2015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面板数据[J]. 地理研究, 2018, 37(10): 1915-1926. |
[13] | 吴信值. 国际和平公园:概念辨析、基本特征与研究议题[J]. 地理研究, 2018, 37(10): 1947-1956. |
[14] | 金玉实, 赵玉宗. 日本旅游地理学的百年传统与演进[J]. 地理研究, 2018, 37(10): 2039-2057. |
[15] | 贺灿飞, 金璐璐, 刘颖. 多维邻近性对中国出口产品空间演化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7, 36(9): 1613-16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