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非,张永战. 苏北平原龙冈LG孔晚第四纪地层与环境演化记录[J]. 地理研究, 2018, 37(2): 433-446. |
[2] |
刘玉青,林晓,王君波,汪勇,隗如义,寇强强. 西藏中部当惹雍错湖泊阶地记录的中晚全新世古气候变化[J]. 地理研究, 2017, 36(6): 1190-1200. |
[3] |
陈晨,郑江华,刘永强,许仲林. 近20年中国阿尔泰山区冰川湖泊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的时空特征[J]. 地理研究, 2015, 34(2): 270-284. |
[4] |
李治国, 芦杰, 史本林, 李红忠, 张延伟, 李琳. 近46年松木希错流域冰川和湖泊变化及原因分析[J]. 地理研究, 2015, 34(11): 2095-2104. |
[5] |
杨立辉,叶玮,郑祥民,苏优. 河漫滩相沉积与风成沉积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在红土中应用[J]. 地理研究, 2014, 33(10): 1848-1856. |
[6] |
祝合勇, 杨太保, 田洪阵. 1973-2010年阿尔金山冰川变化[J]. 地理研究, 2013, 32(8): 1430-1438. |
[7] |
张威, 刘蓓蓓, 崔之久, 李永化, 董应巍, 于治龙, 李洋洋. 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和厘定[J]. 地理研究, 2013, 32(4): 628-637. |
[8] |
王世金, 赵井东. 中国冰川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其空间开发策略[J]. 地理研究, 2011, 30(8): 1528-1542. |
[9] |
李治国, 姚檀栋, 叶庆华, 田立德, 李潮流.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J]. 地理研究, 2011, 30(5): 939-952. |
[10] |
王欣, 刘时银, 韩海东, 蒋宗立, 莫宏伟. 科其喀尔冰川冰面湖温度变化及其热机制[J]. 地理研究, 2011, 30(3): 540-546. |
[11] |
师长兴, 许炯心, 蔡强国, 景可, 李炳元, 房金福, 齐德利, 王随继, 闫云霞.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10, 29(9): 1546-1560. |
[12] |
叶庆华, 姚檀栋, 郑红星, 张雪芹. 西藏玛旁雍错流域冰川与湖泊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研究, 2008, 27(5): 1178-1191. |
[13] |
李秉成, 孙建中.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环境[J]. 地理研究, 2004, 23(5): 641-648. |
[14] |
李炳元, 潘保田.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J]. 地理研究, 2002, 21(1): 61-70. |
[15] |
郑卓. 亚洲热带山地垂直植被带对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研究, 1999, 18(1): 96-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