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1989, Vol. 8 ›› Issue (2): 91-100.doi: 10.11821/yj1989020010
朱志辉
收稿日期:
1989-02-12
出版日期:
1989-06-15
发布日期:
1989-06-15
基金资助:
Zhu Zhihui
Received:
1989-02-12
Online:
1989-06-15
Published:
1989-06-15
摘要: 简要评述坡地辐射场理论研究与模式研究进展.讨论了坡地能量输入的背景规律、典型坡地辐射平衡各分量的计算模式,以及复杂地形辐射场模拟等问题.指出上述研究的地理学意义及可能的发展前景.
朱志辉. 坡地辐射场研究及其地理学应用*[J]. 地理研究, 1989, 8(2): 91-100.
Zhu Zhihui. RADIATION INCIDENT UPON SLOP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HYSICAL GEOGRAPHY——A SUMMAR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89, 8(2): 91-100.
[1] | 蔡宏, 林国敏, 康文华. 赤水河流域中上游坡地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8, 37(4): 704-716. |
[2] | 楚纯洁, 周金风. 平顶山矿区丘陵坡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特征[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383-1392. |
[3] | 师长兴, 许炯心, 蔡强国, 景可, 李炳元, 房金福, 齐德利, 王随继, 闫云霞.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10, 29(9): 1546-1560. |
[4] | 胡堃, 于静洁, 夏军, 宋献方, 杨聪, 李发东, 刘相超, 唐常源. 华北石质山区坡地产流模型[J]. 地理研究, 2006, 25(4): 673-680. |
[5] | 韩志勇, 李徐生, 胥勤勉, 陈可锋, 杨达源. 三峡库区坡地地貌过程的速率[J]. 地理研究, 2006, 25(1): 71-78. |
[6] | 王宏, 蔡强国, 朱远达. 应用EUROSEM模型对三峡库区陡坡地水力侵蚀的模拟研究[J]. 地理研究, 2003, 22(5): 579-589. |
[7] |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张光远, 丁树文, 蔡崇法. 三峡库区坡地生态工程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研究——以等高植物篱为例[J]. 地理研究, 2000, 19(3): 303-310. |
[8] | 李秀彬, 彭业轩, 姜臣, 李顺彩. 等高活篱笆技术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探讨*—以三峡库区为例[J]. 地理研究, 1998, 17(3): 309-315. |
[9] | 钟兆站, 李克煌.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气候边际效应初探*[J]. 地理研究, 1996, 15(4): 66-73. |
[10] | 蔡崇法, 丁树文, 张光远, 黄丽, 王道合.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养分状况及养分流失*[J]. 地理研究, 1996, 15(3): 77-84. |
[11] | 李秀彬, 施迅. 等高活篱笆试验研究的若干问题*[J]. 地理研究, 1996, 15(1): 66-72. |
[12] | 申元村, 冷疏影, 张永涛, 彭业轩, 李顺彩, 王勇, 姜臣.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类型与效益分析─以长江三峡库区坡地农业为例[J]. 地理研究, 1995, 14(3): 43-51. |
[13] | 谢明, 何江华, 林美莹, 邹国础. 华南赤红壤坡地退化特征及其整治开发——以“五华县国土试验区”为例[J]. 地理研究, 1992, 11(4): 75-85. |
[14] | 黄秉维. 再论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J]. 地理研究, 1989, 8(4): 1-8. |
[15] | 黄秉维. 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重要性与可行性[J]. 地理研究, 1987, 6(4): 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