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海军, 郭斌, 曹永强, 陈忠升, 张余庆, 陈兴伟, 高路, 陈莹, 刘梅冰. 1961—2016年中国昼夜降水变化的时空格局[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415-2426. |
[2] |
姚梦婷, 高超, 陆苗, 刘青, 胡春生. 1959-2008年淮河流域极端径流的强度和频率特征[J]. 地理研究, 2015, 34(8): 1535-1546. |
[3] |
杨默远, 桑燕芳, 王中根, 刘昌明. 潮河流域降水-径流关系变化及驱动因子识别[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658-1667. |
[4] |
何艳虎, 陈晓宏, 林凯荣, 吴孝情, 李艳. 东江流域近50年径流系数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4, 33(6): 1049-1058. |
[5] |
郑明国, 孙莉英.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澧水流域径流及其不同组分的变化[J]. 地理研究, 2014, 33(2): 237-250. |
[6] |
符素华, 王红叶, 王向亮, 袁爱萍, 路柄军. 北京地区径流曲线数模型中的径流曲线数[J]. 地理研究, 2013, 32(5): 797-807. |
[7] |
凌红波, 徐海量, 张青青. 新疆克里雅河源流区径流变化与气候因子关系的非线性分析[J]. 地理研究, 2012, 31(5): 792-802. |
[8] |
姚允龙, 王蕾, 吕宪国, 于洪贤. 挠力河流域河流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J]. 地理研究, 2012, 31(3): 409-416. |
[9] |
孔岩, 王红, 任立良. 黄河入海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2, 31(11): 1981-1990. |
[10] |
徐丽芬, 许学工, 罗涛, 朱高儒, 马宗文. 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修订方法——以渤海湾沿岸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10): 1775-1784. |
[11] |
洪林, 李瑞鸿. 南方典型灌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性[J]. 地理研究, 2011, 30(1): 115-124. |
[12] |
邵爱军, 左丽琼, 王丽君. 气候变化对河北省海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0, 29(8): 1502-1509. |
[13] |
李丽娟,姜德娟,杨俊伟,李九一. 陕西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J]. 地理研究, 2010, 29(7): 1232-1242. |
[14] |
史志华,方怒放,李璐,姜成,彭业轩. 应用KINEROS2模型对土质道路 侵蚀过程的模拟[J]. 地理研究, 2010, 29(3): 408-415. |
[15] |
方海燕, 蔡强国, 李秋艳.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产流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研究, 2009, 28(3): 583-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