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咏梅, 周黎明, 张兆彤. 新疆昌吉州耕地开垦轨迹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21, 40(3): 657-672. |
[2] |
邹利林, 李裕瑞, 刘彦随, 王建英. 基于要素视角的耕地“三生”功能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3): 839-855. |
[3] |
杨帆, 何凡能, 李美娇. 中国西部地区历史草地面积重建的方法——以甘宁青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667-1679. |
[4] |
田俊峰, 王彬燕, 程利莎, 王士君.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机制——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4): 805-821. |
[5] |
王亚辉, 李秀彬, 辛良杰. 近30年来耕地养老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及政策启示[J]. 地理研究, 2020, 39(4): 956-969. |
[6] |
刘亚香, 李阳兵. 乡村转型背景下贵州坝子土地利用生产功能的空间演变[J]. 地理研究, 2020, 39(2): 430-446. |
[7] |
李美娇, 何凡能, 杨帆, 赵亮. 明代省域耕地数量重建及时空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2): 447-460. |
[8] |
唐常春, 李亚平. 多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地学信息图谱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626-2641. |
[9] |
丁振民,姚顺波. 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估的理论框架与模型设计——以陕西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8): 2085-2098. |
[10] |
胡守庚, 童陆亿, 龙花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及其评价的理论框架[J]. 地理研究, 2019, 38(6): 1367-1377. |
[11] |
覃丽君, 金晓斌, 蒋宇超, 薛樵风, 成一农, 龙瀛, 杨绪红, 周寅康. 近六百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与城镇体系格局演变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045-1062. |
[12] |
李维维, 陈田, 马晓龙. 城市旅游综合体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以西安曲江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103-1118. |
[13] |
朱琳, 黎磊, 刘素, 李裕瑞. 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3): 535-549. |
[14] |
范业婷, 金晓斌, 项晓敏, 刘晶, 杨绪红, 周寅康.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其空间格局特征[J]. 地理研究, 2019, 38(2): 383-398. |
[15] |
苏康传, 杨庆媛, 张佰林, 张忠训.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J]. 地理研究, 2019, 38(2): 399-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