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晓雅, 蒋卫国, 邓越, 蒋梓杰. 基于多重现期的京津冀小时极端降雨特征分析及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581-2592. |
[2] |
邓海军, 郭斌, 曹永强, 陈忠升, 张余庆, 陈兴伟, 高路, 陈莹, 刘梅冰. 1961—2016年中国昼夜降水变化的时空格局[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415-2426. |
[3] |
张喜旺, 秦奋. 砒砂岩地区降雨与植被耦合关系对侵蚀产沙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6, 35(3): 513-524. |
[4] |
刘斌涛, 陶和平, 宋春风, 郭兵, 史展, 张超, 孔博, 何兵. 1960-2009年中国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趋势[J]. 地理研究, 2013, 32(2): 245-256. |
[5] |
韦杰, 贺秀斌. 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研究——以长江上游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12): 2259-2269. |
[6] |
刘和平, 王秀颖, 刘宝元. 人工模拟降雨下细沟与细沟间流速的沿程分布[J]. 地理研究, 2011, 30(9): 1660-1668. |
[7] |
李跃军. 山地旅游区域水体观光影响性降雨探讨[J]. 地理研究, 2011, 30(11): 2052-2058. |
[8] |
史志华,方怒放,李璐,姜成,彭业轩. 应用KINEROS2模型对土质道路 侵蚀过程的模拟[J]. 地理研究, 2010, 29(3): 408-415. |
[9] |
方海燕, 蔡强国, 李秋艳.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产流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研究, 2009, 28(3): 583-591. |
[10] |
孔云峰, 仝文伟. 降雨量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探索与插值方法探讨[J]. 地理研究, 2008, 27(5): 1097-1108. |
[11] |
冯 平, 李建柱, 徐 仙. 潘家口水库入库水资源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08, 27(1): 213-220. |
[12] |
殷水清, 谢 云, 王春刚. 用小时降雨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J]. 地理研究, 2007, 26(3): 541-547. |
[13] |
马廷, 周成虎, 蔡强国. 不同植物篱坡面的土壤侵蚀过程CA模拟[J]. 地理研究, 2006, 25(6): 959-966. |
[14] |
常静, 刘敏, 许世远, 侯立军, 王和意, Ballo Siaka.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J]. 地理研究, 2006, 25(6): 994-1002. |
[15] |
胡堃, 于静洁, 夏军, 宋献方, 杨聪, 李发东, 刘相超, 唐常源. 华北石质山区坡地产流模型[J]. 地理研究, 2006, 25(4): 673-6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