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1991, Vol. 10 ›› Issue (4): 51-58.doi: 10.11821/yj1991040006
赵景波
收稿日期:
1990-04-20
修回日期:
1991-06-12
出版日期:
1991-12-15
发布日期:
1991-12-15
基金资助:
Zhao Jingbo
Received:
1990-04-20
Revised:
1991-06-12
Online:
1991-12-15
Published:
1991-12-15
摘要: 根据对土壤结构、CaCO3淀积深度、化学成分和孢粉资料的分析,本文得出:西安刘家坡剖面第1层古土壤为棕壤,发育在年平均降水景800mm以上的温暖条件下,第5层古土壤为黄棕壤,发育在年平均降水量850mm以上的北亚热带条件下。
赵景波. 西安刘家坡剖面第1第5层古土壤研究*[J]. 地理研究, 1991, 10(4): 51-58.
Zhao Jingbo. A STUDY ON THE FIRST AND THE FIFTH PALEOSOLS IN LIUJIAPO SECTION IN XI'A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1, 10(4): 51-58.
[1] | 付阳, 陈辉, 张斯琦, 杨祎, 赵元杰. 基于群落类型的寒区旱区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以2000—2019年柴达木盆地为例[J]. 地理研究, 2021, 40(1): 52-66. |
[2] | 孙锐, 陈少辉, 苏红波. 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类型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5): 1200-1214. |
[3] | 刘怡媛, 李鹏, 肖池伟, 刘影, 饶滴滴. 老挝VIIRS活跃火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特征[J]. 地理研究, 2020, 39(3): 749-760. |
[4] | 毛明策, 蔡新玲, 高茂盛. 基于植被分区的秦岭年降水分区验证及其年际变化[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2833-2841. |
[5] | 林依雪, 李艳忠, 余文君, 卜添荟, 黄蓉. 植被恢复工程对黄河中游12个典型流域水热平衡的影响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593-2606. |
[6] | 谢舒笛, 莫兴国, 胡实, 陈学娟.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绿度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1): 152-165. |
[7] | 牛莉芹, 程占红. 基于旅游开发影响的五台山植被景观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162-1174. |
[8] | 郭仲伟, 吴朝阳, 汪箫悦.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森林病虫害监测与评价[J]. 地理研究, 2019, 38(4): 831-843. |
[9] | 刘梁美子, 占车生, 胡实, 董宇轩. 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变化及其地形效应[J]. 地理研究, 2018, 37(12): 2433-2446. |
[10] | 马超, 刘玮玮, 赵鹏飞, 马雯思, 马威. 1962-2016年达里诺尔流域水、草退化及气候响应[J]. 地理研究, 2017, 36(9): 1755-1772. |
[11] | 周建, 张凤荣, 徐艳, 高阳, 张佰林, 李超. 基于降水量与土壤类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变化分析——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7): 1210-1222. |
[12] | 刘玉青, 林晓, 王君波, 汪勇, 隗如义, 寇强强. 西藏中部当惹雍错湖泊阶地记录的中晚全新世古气候变化[J]. 地理研究, 2017, 36(6): 1190-1200. |
[13] | 安雪丽, 武建军, 周洪奎, 李小涵, 刘雷震, 杨建华. 土壤相对湿度在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J]. 地理研究, 2017, 36(5): 837-849. |
[14] | 张静静, 郑辉, 朱连奇, 崔耀平, 张晓东, 叶露培. 豫西山地植被NDVI及其气候响应的多维变化[J]. 地理研究, 2017, 36(4): 765-778. |
[15] | 李彩瑛, 阎建忠, 刘林山, 李兰晖, 张镱锂. 基于TVDI的羌塘高原夏季土壤湿度变化分析[J]. 地理研究, 2017, 36(11): 2101-2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