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佳月, 辛良杰, 戴尔阜. 中国典型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变化——以太行山区、横断山区、黔桂喀斯特山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879-1891. |
[2] |
任红玉, 赵宇鸾, 李秀彬, 葛玉娟. 基于不同分辨率影像的山区耕地细碎化评价及其尺度效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283-1294. |
[3] |
苏康传, 杨庆媛, 张佰林, 张忠训.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J]. 地理研究, 2019, 38(2): 399-413. |
[4] |
范乔希, 邵景安, 应寿英. 山区合适耕地经营规模确定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9): 1724-1735. |
[5] |
时振钦, 邓伟, 张少尧. 近25年横断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18, 37(3): 607-621. |
[6] |
王兆峰, 徐赛, 邓楚雄. 基于交通网络视角的跨界旅游区合作的微观机制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2): 250-262. |
[7] |
刘梁美子, 占车生, 胡实, 董宇轩. 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变化及其地形效应[J]. 地理研究, 2018, 37(12): 2433-2446. |
[8] |
段小薇, 李小建. 山区县域聚落演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12): 2459-2474. |
[9] |
赵晨旭, 邵景安, 郭跃, 徐新良. 山区乡村学校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发展水平[J]. 地理研究, 2016, 35(3): 455-470. |
[10] |
石育中, 杨新军, 王婷. 陕南秦巴山区可持续生计安全评价及其鲁棒性分析[J]. 地理研究, 2016, 35(12): 2309-2321. |
[11] |
王武林, 王妙妙, 曹小曙. 1978-2012年武陵山区公路通达性演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5, 34(9): 1755-1769. |
[12] |
范建容, 张子瑜, 李立华. 四川省山地类型界定与山区类型划分[J]. 地理研究, 2015, 34(1): 65-73. |
[13] |
程维明, 夏遥, 曹玉尧, 宋杨, 刘海江. 区域泥石流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以北京军都山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4): 595-606. |
[14] |
李旭东. 贵州乌蒙山区资源相对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J]. 地理研究, 2013, 32(2): 233-244. |
[15] |
雷俐, 魏兴琥, 徐喜珍, 周红艳. 粤北岩溶山地土壤垂直渗漏与粒度变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3, 32(12): 2204-2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