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1992, Vol. 11 ›› Issue (4): 11-19.doi: 10.11821/yj1992040002
姚建衢, 郭焕成
出版日期:
1992-12-15
发布日期:
1992-12-15
基金资助:
Yao Jianqu, Guo Huancheng
Online:
1992-12-15
Published:
1992-12-15
摘要: 黄准海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由于地方性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差别,乡村经济在产业功能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本文以该区辖属的364个县(市)为地域单元,研究其乡村功能类型,并对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布、功能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的地域模式作了探讨。
姚建衢, 郭焕成. 黄淮海地区乡村功能类型及其地域模式*[J]. 地理研究, 1992, 11(4): 11-19.
Yao Jianqu, Guo Huancheng. A RURAL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HUANG-HUAI-HAI REGION AND THEIR AREAL DEVELOPMENT MODE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2, 11(4): 11-19.
[1] | 王成, 龙卓奇, 樊荣荣. 重庆市江津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609-1624. |
[2] | 王开泳, 黄跃雯, 王孝振, 伍世代.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台商“西进”的空间路径演变——以福建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5): 1104-1115. |
[3] | 林金萍, 雷军, 吴世新, 杨振, 李建刚. 新疆绿洲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5): 1182-1199. |
[4] | 黄清燕, 白凯. 陕西袁家村跨地方的乡村性生产与呈现[J]. 地理研究, 2020, 39(4): 922-938. |
[5] | 李红波, 刘美豆, 胡晓亮, 陈晓华. 精明收缩视角下乡村人居空间变化特征及类型划分——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4): 939-954. |
[6] | 孙婧雯, 马远军, 王振波, 张敏. 农旅融合视角下新型乡村社会关系架构及提升路径——以浙江金华陈界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3): 696-708. |
[7] | 黄诗雨, 李险峰. 艺术参与下的乡村空间重构[J]. 地理研究, 2020, 39(3): 709-720. |
[8] | 刘亚香, 李阳兵. 乡村转型背景下贵州坝子土地利用生产功能的空间演变[J]. 地理研究, 2020, 39(2): 430-446. |
[9] | 宁志中, 张琦. 乡村优先发展背景下城乡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01-2213. |
[10] | 杨兴柱, 杨周, 朱跃. 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以汤口、寨西和山岔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14-2232. |
[11] | 高俊, 王灵恩, 黄巧. 边境旅游地乡村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云南打洛口岸地区的民族志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33-2248. |
[12] | 徐冬, 黄震方, 洪学婷, 李东晔, 沈伟丽. 乡村旅游地文化胁迫类型、格局与机理研究——以苏州东山镇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49-2267. |
[13] | 王良健, 刘贞, 张薇, 李晗, 刘炎. 限制开发区政策调整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影响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68-2280. |
[14] | 李涛, 朱鹤, 王钊, 陶卓民, 陶慧. 苏南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特征与结构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281-2294. |
[15] | 何旭,杨海娟,王晓雅. 乡村农户旅游适应效果、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西安市和咸阳市17个案例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9): 2330-23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