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露露, 许德华, 王伦澈, 牛自耕, 张明. 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3): 821-838. |
[2] |
汪芳, 安黎哲, 党安荣, 韩建业, 苗长虹, 王静, 张广汉, 赵勇. 黄河流域人地耦合与可持续人居环境[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707-1724. |
[3] |
高志玉, 赵雪雁, 兰海霞, 石育中. 多重压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计资产可得性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5): 1152-1165. |
[4] |
林依雪, 李艳忠, 余文君, 卜添荟, 黄蓉. 植被恢复工程对黄河中游12个典型流域水热平衡的影响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593-2606. |
[5] |
白孟鑫, 郑景云, 郝志新, 张学珍. 20世纪以来美国树木生长响应气候变化敏感度的时空差异[J]. 地理研究, 2019, 38(4): 822-830. |
[6] |
陈诚, 赵振斌, 黄燕. 西部乡村旅游社区社会景观敏感度分析——以甘南郎木寺镇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5): 899-912. |
[7] |
徐韵佳, 仲舒颖, 戴君虎, 陶泽兴, 王焕炯. 1978-2014年牡丹江地区植物花期变化及模型模拟[J]. 地理研究, 2017, 36(4): 779-789. |
[8] |
尹云鹤, 吴绍洪, 赵东升, 戴尔阜. 过去30年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源涵养量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6, 35(1): 49-57. |
[9] |
张健, 满志敏, 肖薇薇, 申震洲. 1644-2009年黄河中游旱涝序列重建与特征诊断[J]. 地理研究, 2013, 32(9): 1579-1590. |
[10] |
师长兴, 范小黎, 邵文伟, 周园园, 贺莉, 颜明, 闫云霞. 黄河内蒙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特征及原因[J]. 地理研究, 2013, 32(5): 787-796. |
[11] |
王随继, 李玲, 颜明.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J]. 地理研究, 2013, 32(3): 395-402. |
[12] |
张鹏岩, 秦明周, 闫江虹, 杨林, 李瑾, 孙超, 陈龙. 黄河下游滩区开封段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规律[J]. 地理研究, 2013, 32(3): 421-430. |
[13] |
赵雪雁, 张丽, 江进德, 侯成成. 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3): 531-542. |
[14] |
张金萍, 秦耀辰, 张丽君, 路超君. 黄河下游沿岸地市CO2排放的时空分异[J]. 地理研究, 2012, 31(12): 2229-2239. |
[15] |
黄翀, 刘高焕, 王新功, 叶宇, 李亚飞, 黄锦辉. 黄河流域湿地格局特征、控制因素与保护[J]. 地理研究, 2012, 31(10): 1764-1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