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建华, 刘德新, 陈衍球. 中国大陆海岸线随机前分形分维及其长度不确定性探讨[J]. 地理研究, 2015, 34(2): 319-327. |
[2] |
李行, 张连蓬, 姬长晨, 刘红樱, 黄巧华. 基于遥感和GIS的江苏省海岸线时空变化[J]. 地理研究, 2014, 33(3): 414-426. |
[3] |
萧家仪, 吕燕, 祁国翔. 中国东部淤泥质海岸盐沼植被藜科花粉数量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 33(11): 2157-2168. |
[4] |
孙伟, 陈诚. 海岸带的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方法——以宁波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10): 1878-1889. |
[5] |
罗先香, 张蕊, 严登华. 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生态水文模拟与调控[J]. 地理研究, 2011, 30(6): 1089-1100. |
[6] |
章文龙, 曾六福, 张林海, 曾从盛. 闽江河口湿地互花米草钾元素分布、积累与季节动态[J]. 地理研究, 2011, 30(11): 2076-2082. |
[7] |
张振克,谢丽,丛宁,李瑛,王秀玲,何华春. 近期长江北支口门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动态变化[J]. 地理研究, 2010, 29(5): 909-916. |
[8] |
汪青,刘敏,侯立军,程书波. 崇明东滩湿地CO2 、CH4和N2O 排放的时空差异[J]. 地理研究, 2010, 29(5): 935-946. |
[9] |
仝 川, 刘白贵. 不同水淹环境下河口感潮湿地 枯落物分解及营养动态[J]. 地理研究, 2009, 28(1): 118-128. |
[10] |
曾从盛, 王维奇, 仝 川. 不同电子受体及盐分输入对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08, 27(6): 1321-1330. |
[11] |
常军, 刘高焕, 刘庆生. 黄河口海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及其与黄河来水来沙关系[J]. 地理研究, 2004, 23(3): 339-346. |
[12] |
李九发, 陈小华, 万新宁, 薛元忠, 顾靖华. 长江河口枯季河床沉积物与河床沙波现场观测研究[J]. 地理研究, 2003, 22(4): 513-519. |
[13] |
王凯, 李国胜, 方国洪, 李柏良.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I)模型构建与实证[J]. 地理研究, 2003, 22(2): 140-150. |
[14] |
李国胜, 李柏良, 王凯.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模式理论与进展[J]. 地理研究, 2003, 22(1): 21-29. |
[15] |
茅志昌, 潘定安, 沈焕庭. 长江河口悬沙的运动方式与沉积形态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01, 20(2): 170-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