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伟然. 明清江南观音香汛的地域系统[J]. 地理研究, 2019, 38(6): 1299-1310. |
[2] |
周扬, 郭远智, 刘彦随. 中国乡村地域类型及分区发展途径[J]. 地理研究, 2019, 38(3): 467-481. |
[3] |
文琦, 郑殿元. 西北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3): 509-521. |
[4] |
李琳娜, 璩路路, 刘彦随. 乡村地域多体系统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3): 563-577. |
[5] |
刘彦随. 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3): 461-466. |
[6] |
郭远智, 周扬, 刘彦随. 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 地理研究, 2019, 38(12): 2819-2832. |
[7] |
李扬, 汤青. 中国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方法述评[J]. 地理研究, 2018, 37(8): 1655-1670. |
[8] |
刘晶, 金晓斌, 范业婷, 项晓敏, 冉娜, 周寅康, 沈春竹. 基于“城—村—地”三维视角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4): 678-694. |
[9] |
周晓芳. 基于易经阴阳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J]. 地理研究, 2015, 34(2): 225-233. |
[10] |
孙才志, 张坤领, 邹玮, 王泽宇. 中国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评价及协同演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15, 34(10): 1824-1838. |
[11] |
黄震方, 黄睿. 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J]. 地理研究, 2015, 34(1): 15-26. |
[12] |
刘春腊, 刘卫东, 陆大道. 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特征及内涵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 33(5): 803-816. |
[13] |
叶倩, 吴殿廷, 戴特奇, 郭谦, 鲍捷. 中美航空客运网络层次结构和地域系统对比分析[J]. 地理研究, 2013, 32(6): 1084-1094. |
[14] |
吴绍洪, 尹云鹤, 樊杰, 郑度, 杨勤业. 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J]. 地理研究, 2010, 29(9): 1538-1545. |
[15] |
姜广辉, 张凤荣, 孔祥斌, 赵华甫, 陈军伟, 苏子友. 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分析[J]. 地理研究, 2006, 25(5): 905-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