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兆彤, 李源, 刘国宏, 朱倩倩, 许咏梅. 新疆昌吉州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动态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3): 643-656. |
[2] |
钱肖颖, 孙斌栋. 基于城际创业投资联系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和组织模式[J]. 地理研究, 2021, 40(2): 419-430. |
[3] |
张甜歌, 吴晋峰, 石晓腾, 吴宝清, 邓纯纯, 吴珊珊. “轮毂”模型:城市自驾旅游者的出游空间结构——以北京、西安、武汉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822-1835. |
[4] |
吴志才, 张凌媛, 黄诗卉.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协同合作模式[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370-1385. |
[5] |
周慧玲, 王甫园.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中国省际旅游者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J]. 地理研究, 2020, 39(3): 669-681. |
[6] |
司月芳, 孙康, 朱贻文, 曹贤忠. 高被引华人科学家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2731-2742. |
[7] |
史利江, 刘敏, 李艳萍, 张晓龙, 高峰, 李文刚. 汾河流域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361-2378. |
[8] |
王少剑,高爽,王宇渠. 基于流空间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8): 1849-1861. |
[9] |
王亚飞, 樊杰. 基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家与省级点-轴结构解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651-1663. |
[10] |
李鲁奇, 孔翔, 李一曼, 许杨博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合作的战略支点选择[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705-1719. |
[11] |
朱建华, 戚伟, 修春亮. 中国城市市辖区的空间结构及演化机制[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003-1015. |
[12] |
覃丽君, 金晓斌, 蒋宇超, 薛樵风, 成一农, 龙瀛, 杨绪红, 周寅康. 近六百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与城镇体系格局演变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045-1062. |
[13] |
樊杰.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途径——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讨论[J]. 地理研究, 2019, 38(10): 2373-2387. |
[14] |
王士君, 廉超, 赵梓渝. 从中心地到城市网络——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的理论转变[J]. 地理研究, 2019, 38(1): 64-74. |
[15] |
张雷, 杨波. 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18, 37(8): 1485-1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