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薛凤旋, 蔡建明. 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J]. 地理研究, 2003, 22(5): 531-540. |
[2] |
陆大道.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 地理研究, 2003, 22(3): 261-271. |
[3] |
余丹林, 毛汉英, 高群. 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状况初探——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03, 22(2): 201-210. |
[4] |
王开章, 田雨, 李新运, 梁勇. 地区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优化调整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03, 22(1): 114-122. |
[5] |
花俊, 顾朝林.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贸易经济研究[J]. 地理研究, 2001, 20(3): 322-329. |
[6] |
罗守贵, 曾尊固, 王伟伦. 苏南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探索[J]. 地理研究, 2001, 20(2): 247-256. |
[7] |
栾维新, 王茂军, 张学霞. 中国黄海沿岸地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地域关联分析[J]. 地理研究, 2001, 20(1): 40-47. |
[8] |
李志刚. 酒泉、嘉峪关地域城镇系统的空间规模结构研究[J]. 地理研究, 1999, 18(1): 87-95. |
[9] |
陈伟. 中国乡村-城市转型协调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J]. 地理研究, 1997, 16(1): 97-97. |
[10] |
陈伟. 中国乡村-城市转型协调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J]. 地理研究, 0, 0(): 97-97. |
[11] |
陈雯. 试论我国城市发展方针[J]. 地理研究, 1996, 15(3): 16-22. |
[12] |
吴恒. 城市用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系统[J]. 地理研究, 1995, 14(4): 6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