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娜娜,白洁,常存,李均力,罗格平,吴世新,丁建丽. 近50年基于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新疆绿洲农田蒸散发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研究, 2017, 36(8): 1443-1454. |
[2] |
汪侠,甄峰,沈丽珍,吴小根. 基于贫困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J]. 地理研究, 2017, 36(12): 2355-2368. |
[3] |
王新新,罗格平,叶辉,张琪,蔡鹏,张苗. 天山北坡绿洲—荒漠区高时空分辨率日均气温数据集构建——以三工河流域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1): 49-60. |
[4] |
师满江,颉耀文,曹琦. 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演变及机制分析[J]. 地理研究, 2016, 35(4): 692-702. |
[5] |
刘海猛,方创琳,毛汉英,石培基.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绿洲城镇化演进理论探讨[J]. 地理研究, 2016, 35(2): 242-255. |
[6] |
李美芳,欧金沛,黎夏.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2009-2013年甲型H1N1流感的时空分析[J]. 地理研究, 2016, 35(11): 2139-2152. |
[7] |
李晓东,塔西甫拉提·特依拜,范卓斌,范丽丽,谢霞,李偲. 基于适宜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干旱区绿洲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1): 163-172. |
[8] |
李伟芳, 俞腾, 李加林, 陈鹏程, 陈阳. 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杭州湾南岸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 34(4): 701-710. |
[9] |
王娇, 程维明, 祁生林, 周成虎, 张文杰, 仝迟鸣. 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4): 614-624. |
[10] |
玉苏甫·买买提, 买合皮热提·吾拉木, 满苏尔·沙比提. 气候变暖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花生产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4, 33(2): 251-259. |
[11] |
李卫江, 温家洪, 吴燕娟. 基于PGIS的社区洪涝灾害概率风险评估——以福建省泰宁县城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1): 31-42. |
[12] |
李忠武, 张艳, 崔明, 周金星, 石林, 郭亮, 袁敏, 张燕. 洞庭湖区钉螺及疫情的空间分布与水环境质量关系[J]. 地理研究, 2013, 32(3): 403-412. |
[13] |
张俊华, 李国栋, 南忠仁, 肖洪浪. 黑河绿洲区耕作影响下的土壤粒径分布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12, 31(4): 608-618. |
[14] |
钟鹤翔, 谢志仁, 闾国年, 袁林旺, 信忠保. 基于GIS的自适应三维古海面—地面演变模型研究[J]. 地理研究, 2011, 30(5): 913-920. |
[15] |
邓楚雄, 谢炳庚, 吴永兴, 李晓青, 朱东国. 上海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定量综合评价[J]. 地理研究, 2011, 30(4): 645-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