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勇.中外区域政策对比研究
[J].地理研究,1995,14(3):51~57.
[2] 杨开忠.论区域发展战略
[J].地理研究,1994,13(1):9~14.
[3] 王丽霞,任泽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8,(4):4~49.
[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5~30.
[5] 王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初探
[J].河南大学学报,1998,(2):46~49.
[6] 陈岩.不完全竞争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J]1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3):10~12.
[7] 孙大为,刘人镜,汪应洛.区域经济合作的博弈论分析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32~38.
[8] 简兆权.战略联盟的形成机制-非零和合作博弈
[J].科学与技术管理,1998,19(9):17~18.
[9] 刘人镜,冯涛,汪应洛,张朋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冲突分析
[J].中国软科学,1999,(2):88~90.
[10]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60~180.
[11] 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52~59.
[12] 陆大道,薛凤旋主编.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5.
[13] 卢现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四个问题
[J].中国工业经济,1997,(3):43~46.
[14] 孙早.再论市场机制下的地区发展问题
[J].当代经济科学,1998,(1):86~89.
[15] 刘振亚.迈向市场经济的区域合作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100~118.
[16] 曾璧钧,林木西.新中国经济史1949-1989
[M]1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1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9———经济转轨与政府作用
[M]1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35~36.
[18] 杜惠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
[J].生产力研究,1998,(3):45~48.
[19] 庞效民.9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效果分析
[J].地理研究,1999,18(3):231~237.
[20]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2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