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等.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演变
[J].地学前缘,1997,4(1):127~136.
[2] 田广金.内蒙古岱海地区仰韶时代文化遗址的调查
[A].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
[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31~54.
[3] 中日岱海地区考察队.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石虎山遗址发掘纪要
[J].考古,1998,(12):1057~1073.
[4] 田广金.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
[J].考古学报,1997,(2):121~145.
[5] 田广金.内蒙古长城地带不同系统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及其影响
[A].见:张兰生.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
[C].北京:海洋出版杜,1993.123~137.
[6] 方修琦,章文波,张兰生.全新世暖期我国土地利用的格局及其意义
[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1):16~22.
[7] 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J].自然资源学报,1999(7):212~218.
[8] 方修琦,孙宁.降温事件:4.3kaBP岱海老虎山文化中断的可能原因
[J].人文地理,1998(3):71~76.
[9] 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
[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10] 邱国庆,程国栋.中国的多年冻土
[J].第四纪研究,1995,(1):13~22.
[11] 张兰生,方修琦,史培军,等.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
[A].见:符淙斌,严中伟.全球变化与我国未来的生存环境———国家攀登计划
[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