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诸福棠,等实用儿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36
[2] 秦振庭,等北京市解放后7岁以下小儿体格发育的测量.中华儿科杂志,1956,(7):336~339
[3] 叶恭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38.
[4] 李济民.中国人种之构成.科学,1925,第11号.
[5] 谷华运.中国人胚胎发育时序和畸胎预防.上海:上海医学大学出版社,1993.
[6]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理研究室,等.1985年九市城郊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87,67(8):423~428.
[7] 十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协作组.1985年十省城市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中华医学杂志,1987,67(8):429~432.
[8] 王继先,等.中国参考人解剖生理和代谢数据.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8.
[9]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95中国学生与健康调查报告.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0] 王瑞,等.国人胎儿身长发育的研究.内蒙古医学杂志,1998,30(2):108~109.
[11] 高佩安,等.泰安市胚胎外形测量统计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1988,9(3):282~284.
[12] 耿秀兰,等.胎儿体格及脏器发育状况的研究.解剖学杂志,1993,16(1):65~67.
[13] 李文焕,等.河南地区4-9个月胎儿外测量.解剖学通报,1984,7(4):336~338.
[14] 谢辉.沈阳地区胎儿形态学研究(一)胎体外测量.解剖学杂志,1987,10(3):237~239.
[15] 孙玲仙,等.乌鲁木齐地区514例汉族正常胎儿外形测量.新疆医学院学报,1992,15(1):10~13.
[16] 安长新,等.新疆昌吉地区425例胎儿体重与外形的测量.石河子医药,1988,2:38~39.
[17] 王先荣,等.国人胎儿形态学研究.胎儿外形的测量.兰州医学院学报,1989,15(1):5~8.
[18] 薄爱华,等.关于454例汉族胎儿外形测量的分析.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1,8(1):1~8.
[19] 李庄仲,等.胚胎外形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解剖学杂志,1991,14(3):273~277.
[20] 金世宗,等.13-14周胎儿11项生长发育指标的研究.解剖学杂志,1987,20(5):504~508.
[21] 李香珠,等.347例国人胎儿外形测量统计分析.湛江医学院学报,1988,6(1):23~28.
[22] 徐学富,等.107例胎儿各脏器生长发育调查分析.解剖学杂志,1992,15(2):140~142.
[23] 胡梅香,等.广东地区胎儿外形测量的研究.广州医学院学报,1988,16(1):14~18.
[24] 刘经平,等.238例中国人正常胎儿发育特征的研究.解剖学杂志,1983,6(3):246~247.
[25] 沈康,等.247例不同胎龄胎儿的外形测量.温州医学院学报,1989,(1):26~28.
[26] 沈康,等.胎儿胎龄外形长度与体重关系的回归分析.解剖学杂志,1993,16(6):554~555.
[27] 葛百明,等.4-8月龄中国人胎外部测量与发育特征.南京医学院学报,1990,10(4):318~319.
[28] 徐传良,等.合肥地区505例人胎外形和胎盘测量报告.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8,23(1):12~15.
[29] 中国15城市新生儿体格发育科研协作组.我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88,26(4):206~208.
[30] 南方七省区新生儿体格发育科研协作组.南方七省区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调查.中华儿科杂志,1986,24(1):21~25.
[31] 陈凤丽.人类无种族之分.环球时报,2000年9月8日.
[32] 王俊丽.北京市儿童体质状况动态分析.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内部资料,北京,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