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张荣祖教授倡导首次在长白山开展的。继之,东北师范大学陈鹏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89~1991年),对东北地区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进行较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95~1998年),开始对土壤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进行研究。由东北师范大学图书出版基金资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的《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东北地区森林土壤动物及其功能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殷秀琴教授主持、领导的多学科研究群体对基
王宗英. 中国土壤动物研究的新进展——评殷秀琴等著《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研究》[J]. 地理研究, 2003, 22(1): 131-131.
[1] | 李晓强, 董炜华, 宋扬. 路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对公路运营过程重金属累积的响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2842-2854. |
[2] | 沙迪, 翟清明, 张雪萍, 高梅香.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黑土区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5, 34(5): 872-882. |
[3] | 任平, 洪步庭, 程武学, 周介铭.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J]. 地理研究, 2013, 32(6): 1017-1024. |
[4] | 辛未冬, 殷秀琴, 宋博. 松嫩草原地形分异对土壤动物分布格局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3, 32(3): 413-420. |
[5] | 陈耀亮, 罗格平, 叶辉, 赵树斌, 王渊刚, 韩其飞. 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新疆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3, 32(11): 1987-1999. |
[6] | 林琳, 邬天媛, 李景科, 张雪萍. 大庆草甸草原区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J]. 地理研究, 2013, 32(1): 41-54. |
[7] | 晋秀龙, 陆林, 巩劼, 王立龙. 旅游活动对九华山风景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影响[J]. 地理研究, 2011, 30(1): 103-114. |
[8] | 杜习乐,马建华,吕昌河,李文军. 污灌农田土壤动物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的响应——以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4): 617-628. |
[9] | 唐本安,余中元,陈春福,袁建平,范燕琴,邱彭华,李翠娥. 海南蚂蟥岭流域桉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特征[J]. 地理研究, 2010, 29(1): 118-126. |
[10] | 张雪萍, 黄丽荣, 姜丽秋. 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 地理研究, 2008, 27(3): 509-518. |
[11] | 殷秀琴, 邱丽丽, 杨令宾, 宋博. 森林凋落物-土壤动物-土壤系统中营养元素含量关系及分异[J]. 地理研究, 2006, 25(2): 320-326. |
[12] | 张雪萍, 张淑花, 李景科.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析[J]. 地理研究, 2006, 25(2): 327-334. |
[13] | 殷秀琴, 仲伟彦, 王海霞, 陈鹏. 小兴安岭森林落叶分解与土壤动物的作用[J]. 地理研究, 2002, 21(6): 689-698. |
[14] | 张欧阳, 金德生, 陈浩. 游荡河型造床实验过程中河型的时空演替和复杂响应现象[J]. 地理研究, 2000, 19(2): 180-188. |
[15] | 路有成, 王宗英. 九华山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J]. 地理研究, 1994, 13(2): 74-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