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景保近数十年洞庭湖湖泊形态特征与水情的变化海洋与湖泊,1992,23(6):626~630
[2] 朱翔洞庭湖水灾及减灾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994,3(2):56~62
[3] 张晓阳洞庭湖演变趋势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1):64~69
[4] 朱翔洞庭湖区水灾及减灾机制分析,自然灾害学报,1998,7(1):35~41
[5] 谭培伦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对策研究人民长江,1998,29(5):6~8
[6] 钟宇平三峡建成以后的江湖形势与江湖治理.湖南水利,1998,(6):25~27
[7] 王克林洞庭湖区灾后重建的流域生态管理学思考.自然资源学报,1999,8(2):97~102
[8] 李景保,洞庭湖区1996年特大洪涝灾害的特点和成因分析.地理学报,1998,53(2):166~173
[9] 李长安,殷鸿福,陈德兴长江中游的防洪问题和对策地球科学,1999,24(4):346~350
[10] 卢金友,罗恒凯长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初步分析人民长江,1999,30(4):24~26
[11] 聂芳容洞庭湖区99大水后的几点认识湖南水利水电,1999,(5):23~26
[12] 吴炳方湿地的防洪功能分析评价(((以东洞庭湖为例地理研究,2000,19(2):189~193
[13] Walling D Land,water development:river basin system and t hei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Geogr J,1994,160(1):58~90
[14] 李晖,庞效民洞庭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社会经济效应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2):105~110
[15] 宋金平,张同升长江中游退田还湖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与途径地理研究,2003,22(1):123~130
[16] 李景保,朱翔,曾南雁长江中下游分蓄洪区安全设置配置模式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185~189
[17] 毛德华洞庭湖区洪涝危险性综合评价与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104~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