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3, Vol. 22 ›› Issue (2): 192-200.doi: 10.11821/yj2003020008
刘玉1,2, 刘毅1
收稿日期:
2002-07-08
修回日期:
2002-11-27
出版日期:
2003-04-15
发布日期:
2003-04-15
作者简介:
刘玉(1975-),女,江苏丰县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区域政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 mail:liuyu@igsnrr.ac.cn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10GB0202)
LIU Yu1,2, LIU Yi1
Received:
2002-07-08
Revised:
2002-11-27
Online:
2003-04-15
Published:
2003-04-15
摘要:
论文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虽存在不足,但对调控区域经济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财政转移支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其次,财政转移支付与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较强。目前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低于发达地区,与各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金投向有关。第三,财政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PACS:
F207
刘玉, 刘毅. 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分析——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例[J]. 地理研究, 2003, 22(2): 192-200.
LIU Yu, LIU Yi. On the regulating efficiency of regional policy: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fiscal shift system[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 22(2): 192-200.
|
[1] | 刘帅.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21, 40(2): 310-325. |
[2] | 石磊, 陈乐一, 李玉双. 区域经济增长的同群效应——来自中国城市数据的经验证据[J]. 地理研究, 2020, 39(4): 853-864. |
[3] | 李连刚, 张平宇, 关皓明, 谭俊涛. 基于Shift-Share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807-1819. |
[4] | 胡晓辉, 张文忠. 制度演化与区域经济弹性——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比较[J]. 地理研究, 2018, 37(7): 1308-1319. |
[5] | 生延超, 周玉姣. 适宜性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地理研究, 2018, 37(4): 797-813. |
[6] | 郭源园, 李莉. 西部内陆省区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以重庆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5): 926-944. |
[7] | 尚勇敏, 曾刚. 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作用和机制[J]. 地理研究, 2017, 36(12): 2279-2290. |
[8] | 林雄斌, 杨家文. 中国交通运输投资及其经济溢出效应时空演化——1997-2013年省级面板的实证[J]. 地理研究, 2016, 35(9): 1727-1739. |
[9] | 杜鹏, 韩增林, 王利, 于欣, 肖太梁. 东北地区县区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化[J]. 地理研究, 2015, 34(12): 2309-2319. |
[10] | 曾刚, 尚勇敏, 司月芳.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同演化——以中国16种典型模式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 34(11): 2005-2020. |
[11] | 李琳, 刘莹.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603-1616. |
[12] | 陈刚强, 李映辉, 胡湘菊. 基于空间集聚的中国入境旅游区域经济效应分析[J]. 地理研究, 2014, 33(1): 167-178. |
[13] | 王少剑, 方创琳, 王洋, 马海涛, 李秋颖.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影响机制[J]. 地理研究, 2013, 32(12): 2244-2256. |
[14] | 刘可文, 曹有挥, 肖琛, 王聪, 车前进. 国家区域政策对央企空间布局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2, 31(12): 2139-2152. |
[15] | 黄晓燕, 曹小曙, 李涛. 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J]. 地理研究, 2011, 30(6): 985-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