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1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 刘卫东.江汉平原土地类型与综合自然区划.地理学报,1994,49(1):73~83.
[3] 张落成.江汉平原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资源科学,1994,(1):15~19.
[4] 徐瑞瑚,谢双玉,赵艳.江汉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与湖群兴衰.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13(4):52~56.
[5] 蔡述明,周新宇.人类活动对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冲击.地理科学,1996,16(2):129~136.
[6] 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喻光明,王朝南,陈平.江汉平原农田渍害机理研究1地理研究,1993,12(3):37~44.
[8]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地理研究,2003,22(1):1~12.
[9] 吴传均,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0] 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05~111.
[11]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1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
[12] Liu Jiyuan,Liu Mingliang,Zhuang Dafang,et al1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land2us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1995-2000.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3,46(4):373~384.
[13] 刘纪远,布和敖斯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第四纪研究,2000,20(3):229~239.
[14] 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
[15] Eric F1Lambin,Turner B L,Helmut J Geist,et al1 The cause of land2use and land-cover change:moving beyond t hemyt h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1,11.
[16] Gunt her Fischer,Laixiang Sun. Model based analysis of land2use development in China1 Agriculture,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2001,85(1-3):163~176.
[17] 庄大方,邓祥征,战金艳,赵涛.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1地理研究,2002,21(6):667~674.
[18] 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6.17~19.
[19] 王宏志,李仁东.华中区土地资源数据库的快速建立.湖北大学学报,2000,22(4):393~396
[20] 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195~202.
[21] 李平,李秀彬,刘学军.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地理研究,2001,20(2):129~138.
[22] 黄发恭.荆州五十年.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3] 蔡运龙.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地理科学,2001,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