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教授完成的《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一书,已于2003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沙漠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我国的沙漠历史地理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大学侯仁之院士开创和倡导的,并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一门独具特色的学问。所谓沙漠历史地理,是关于沙漠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如滥垦、滥牧、滥樵、滥用水资源等)导致的生态平衡破坏、沙漠化扩大等环境问题的演变过程和内在机制。数十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沙漠历史地理研究从无到有,
邓辉. 沙漠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评《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03, 22(6): 810-810.
[1] | 杨帆, 何凡能, 李美娇. 中国西部地区历史草地面积重建的方法——以甘宁青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667-1679. |
[2] | 陈晓亮, 朱竑. 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综观[J]. 地理研究, 2018, 37(10): 2024-2038. |
[3] | 蒋艳灵, 刘春腊, 周长青, 陈明星. 中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思考[J]. 地理研究, 2015, 34(12): 2222-2237. |
[4] | 何凡能, 李士成, 张学珍. 清代西南地区森林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J]. 地理研究, 2014, 33(2): 260-269. |
[5] | 王杰瑜, 王尚义. 明代大同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变迁[J]. 地理研究, 2012, 31(11): 1952-1960. |
[6] | 张克新, 刘普幸, 张锐, 霍华丽, 曹立国. 近55年来河西地区季节开始日及长短变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1, 30(3): 547-554. |
[7] | 李柯, 何凡能, 张学珍. 基于MODIS数据网格化重建历史耕地空间分布的方法——以清代云南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12): 2281-2288. |
[8] | 何凡能, 李柯, 刘浩龙.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 地理研究, 2010, 29(12): 2289-2297. |
[9] | 史 威, 马春梅, 朱 诚, 王富葆, 李世杰. 太湖地区多剖面地层学分析与良渚期环境事件[J]. 地理研究, 2008, 27(5): 1129-1138. |
[10] | 王尚义, 张慧芝, 马义娟, 孟万忠. 历史时期流域生态安全探研——以汾河上游为例[J]. 地理研究, 2008, 27(3): 556-564. |
[11] | 龚胜生, 于颖. 湘阴县氏族移民地理研究(121-1735年)[J]. 地理研究, 2006, 25(6): 1096-1106. |
[12] | 王守春. 宁夏历史地理集成与开拓之作[J]. 地理研究, 2006, 25(1): 182-182. |
[13] | 方创琳.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05, 24(5): 822-822. |
[14] | 方创琳, 李铭.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J]. 地理研究, 2004, 23(6): 833-844. |
[15] | 刘纪远. 资源环境研究的“模型工具箱”——评介《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手册》[J]. 地理研究, 2003, 22(6): 807-8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