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4, Vol. 23 ›› Issue (3): 292-300.doi: 10.11821/yj2004030002
郭荣朝1,2, 顾朝林1, 曾尊固1, 姜华1, 张韬1
收稿日期:
2003-10-08
修回日期:
2004-02-01
出版日期:
2004-06-15
发布日期:
2004-06-15
作者简介:
郭荣朝(1963-),男,河南镇平人,博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E-mail:guorongchao@sohu.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43);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3A005)
GUO Rong chao1,2, GU Chao lin1, Zeng Zun gu1, Jiang Hua1, Zhang Tao1
Received:
2003-10-08
Revised:
2004-02-01
Online:
2004-06-15
Published:
2004-06-15
摘要:
在回顾中外生态城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以人为本 ,自然协调 ;因地制宜 ,规模适度 ;完善高效 ,园林绿化 ;整体协同 ,良性循环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的原则和“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并以襄樊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论为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城市发展引导机制 ,使城市建设逐步转向更加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态城市 ;“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是比较理想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之一。
郭荣朝, 顾朝林, 曾尊固, 姜华, 张韬.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04, 23(3): 292-300.
GUO Rong chao, GU Chao lin, Zeng Zun gu, Jiang Hua, Zhang Tao.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based on eco-city and application:a case study of Xiangfan city[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4, 23(3): 292-300.
|
[1] | 钱肖颖, 孙斌栋. 基于城际创业投资联系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和组织模式[J]. 地理研究, 2021, 40(2): 419-430. |
[2] | 张甜歌, 吴晋峰, 石晓腾, 吴宝清, 邓纯纯, 吴珊珊. “轮毂”模型:城市自驾旅游者的出游空间结构——以北京、西安、武汉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822-1835. |
[3] | 吴志才, 张凌媛, 黄诗卉.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协同合作模式[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370-1385. |
[4] | 周慧玲, 王甫园.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中国省际旅游者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J]. 地理研究, 2020, 39(3): 669-681. |
[5] | 司月芳, 孙康, 朱贻文, 曹贤忠. 高被引华人科学家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2731-2742. |
[6] | 史利江, 刘敏, 李艳萍, 张晓龙, 高峰, 李文刚. 汾河流域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361-2378. |
[7] | 王少剑,高爽,王宇渠. 基于流空间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8): 1849-1861. |
[8] | 王亚飞, 樊杰. 基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家与省级点-轴结构解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651-1663. |
[9] | 李鲁奇, 孔翔, 李一曼, 许杨博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合作的战略支点选择[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705-1719. |
[10] | 朱建华, 戚伟, 修春亮. 中国城市市辖区的空间结构及演化机制[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003-1015. |
[11] | 樊杰.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途径——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讨论[J]. 地理研究, 2019, 38(10): 2373-2387. |
[12] | 张雷, 杨波. 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18, 37(8): 1485-1494. |
[13] | 齐梦溪, 鲁晗, 曹诗颂, 王文娟, 邵静, 赵文吉. 基于引力模型的经济空间结构时空演变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5): 883-897. |
[14] | 葛全胜, 董晓峰, 毛其智, 张文忠, 杜龙江, 张伟, 何春阳, 吴殿廷, 吕拉昌, 陈明星, 孙进柱, 孙斌栋, 赵鹏军, 潘竟虎, 彭建, 强海洋. 雄安新区:如何建成生态与创新之都[J]. 地理研究, 2018, 37(5): 849-869. |
[15] | 朱佩娟, 贺清云, 朱翔, 崔树强, 吴小双. 论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18, 37(3): 480-4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