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超.中国自然区划大纲(摘要).地理学报,1954,20(4):395~418.
[2] 中国科学院中国地理志编辑部.中国自然区划草案.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
[3] 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科学通报,1959,18:594~602.
[4] 侯学煜.对于中国各自然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方向的意见.科学通报,1963,(9):8~26.
[5] 侯学煜.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6] 任美锷,杨纫章.中国自然区划问题.地理学报,1961,27:66~74.
[7] 任美锷,等.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 席承藩,张俊民,丘宝剑,等.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165.
[9] 赵松乔.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一个新方案.地理学报,1983,38(1):1~10.
[10]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1] 周立三.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12] 黄秉维.地理学综合工作与跨学科研究.见《:黄秉维文集》编辑组.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III-XX.
[13] 黄秉维.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地理学报,1996,51(4):350~353.
[14] 黄秉维.中国陆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地理学会编.生态系统建设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1~3.
[15] 黄秉维.新时期区划工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见《:黄秉维文集》编辑组.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0~352.
[16] 郑度.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地理研究,1998,17(1):4~9.
[17] 郑度.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进展与前沿领域.学会,1999,(6):7~9.
[18] Zheng D1 A St udy on t he Eco2Geograp hic Regional System of China1 FAO FRA2000 Global Ecological ZoningWorkshop,Cambridge,U K,J uly 28-30,19991121
[19] 孙鸿烈.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战略措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2,21(1):3~6.
[20] 陆大道.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地理学报,2003,58(1):2~8.
[21]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等.中国生态区划方案.生态学报,2001,21(1):1~6.
[22] 倪绍祥.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3,22(4):335~341.
[23] 倪绍祥.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地理学研究.地学前缘,2002,9(1):35~40.
[24]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地理学报,2004,59(6):803~810.
[25]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地理学报,2004,59(6):811~819.
[26] 杨勤业,吴绍洪,郑度.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研究,2002,21(4):407~417.
[27] 杨勤业,郑度,吴绍洪.中国的生态地域系统研究.自然科学进展,2002,12(3):287~291.
[28] 吴绍洪.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地理研究,1998,17(4):367~374.
[29] 葛全胜,吴绍洪,朱立平,等.21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地理研究,2003,22(4):406~415.
[30] 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等.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地理学报,2002,57(5):515~522.
[31] 刘卫东,陆大道.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1):35~39.
[32] 刘燕华,葛全胜,张雪芹.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地球科学进展,2004,19(6):889~895.
[33] 竺可桢.中国的亚热带.科学通报,1958,8(17):524~528.
[34] 江爱良.论中国热带亚热带气候带的划分.地理学报,1960,26(2):104~109.
[35] 丘宝剑.关于亚热带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2).
[36] 唐永銮.从地植物学的角度论划分中国亚热带和热带的依据及其界限问题.植物生态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2(1):135~143.
[37] 曾昭璇,刘南威,李国珍,等.中国热带界限问题的商榷.地理学报,1980,35(1):87~91.
[38] 何大章,何东.中国热带气候的北界问题.地理学报,1988,43(2):176~182.
[39] 任美锷,曾昭璇.论中国热带的范围.地理科学,1991,11(2):101~108.
[40] 黄秉维.关于中国热带界线问题:I.国际上热带和亚热带定义.地理科学,1992,12(2):97~104.
[41] 吴绍洪,郑度.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热带北界中段界线的新认识.地理学报,2000,55(6):689~697.
[42] 侯向阳.北亚热带过渡带的变迁及其农业景观生态意义.中国农史,2000,19(2):86~92.
[43] 吴绍洪,杨勤业,郑度.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地理科学进展,2002,21(4):302~310.
[44] 杨树珍.中国经济区划研究.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1~42.
[45] 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53~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