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5, Vol. 24 ›› Issue (3): 359-370.doi: 10.11821/yj2005030004
李国胜1, 王海龙1,2, 李柏良1
收稿日期:
2004-09-02
修回日期:
2005-03-03
出版日期:
2005-06-15
发布日期:
2005-06-15
作者简介:
李国胜(1963-),男,江苏常州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海陆相互作用过程遥感与GIS模拟研究。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02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207-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LI Guo-sheng1, WANG Hai-long1,2, LI Bai-liang1
Received:
2004-09-02
Revised:
2005-03-03
Online:
2005-06-15
Published:
2005-06-15
摘要:
利用HellermanandRosenstein全球风应力资料中的多年月平均风场资料驱动ECOM模型,设计了潮致、纯风生以及风与潮两者叠加三个数值实验对渤海海域风驱-潮致拉格朗日(Lagrange)余流的逐月时空分布与季节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季风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渤海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影响余流流向和流速的重要因素。冬季,从渤海西岸到莱州湾海域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表现出一个大逆时针环流,辽东湾呈现顺时针方向流动,渤海中部存在一个弱的顺时针流环。夏季,整个渤海海域呈现顺时针流况,渤海海盆存在一微弱的逆时针涡旋,一支西南向流沿辽东湾东岸穿越渤海海盆,与起自渤海湾的东向流一起进入莱州湾。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主要受风的控制,潮汐则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
李国胜, 王海龙, 李柏良. 渤海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的数值模拟与季相时空变异[J]. 地理研究, 2005, 24(3): 359-370.
LI Guo-sheng, WANG Hai-long, LI Bai-lia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wind-driven and tide-induced Lagrangian residual circulation and its seasonal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Bohai Se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3): 359-370.
|
[1] | 曲衍波, 王霞, 王世磊, 朱伟亚, 平宗莉, 王森. 环渤海地区城市规模扩张与质量增长的时空演变及耦合特征[J]. 地理研究, 2021, 40(3): 762-778. |
[2] | 王泽东, 张小林, 孙东琪, 孙海燕.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前后区际城市群物流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J]. 地理研究, 2020, 39(3): 585-600. |
[3] | 王辉, 栾维新, 康敏捷. 渤海氮污染的来源结构与污染压力空间分布[J]. 地理研究, 2020, 39(1): 186-199. |
[4] | 党云晓, 张文忠, 谌丽, 湛东升. 居民幸福感的城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多尺度模型的研究[J]. 地理研究, 2018, 37(3): 539-550. |
[5] | 王泽东, 孙海燕, 孙峰华, 秦伟山.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环渤海地区经济重心的影响——基于物流GDP增加值测算[J]. 地理研究, 2017, 36(8): 1515-1530. |
[6] | 杨洋, 李雅静, 黄庆旭, 黄聪. 中国城市用地与人口规模分布时空动态比较——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9): 1672-1686. |
[7] | 师宇, 楼小凤, 王广河. 气溶胶对北京地区云和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J]. 地理研究, 2016, 35(10): 1912-1924. |
[8] |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陈呈奕. 基于格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及空间指向性的地理要素识别——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 34(6): 1077-1087. |
[9] | 郭建科, 杜小飞, 孙才志, 王泽宇. 环渤海地区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动态测度及驱动模式研究[J]. 地理研究, 2015, 34(4): 740-750. |
[10] | 王艳飞, 刘彦随, 李裕瑞.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J]. 地理研究, 2015, 34(1): 122-130. |
[11] | 李玉恒, 陈聪, 刘彦随.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衡量及其类型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595-1602. |
[12] | 张文杰, 程维明, 李宝林, 仝迟鸣, 赵敏, 王楠. 气候变化下的祁连山地区近40 年多年冻土分布变化模拟[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275-1284. |
[13] | 孟治国, 平劲松, 徐懿, 陈圣波, 陈思. 厚度对月壤微波辐射亮温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4, 33(6): 1015-1022. |
[14] | 张春华, 王宗明, 任春颖,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特征[J]. 地理研究, 2011, 30(2): 256-268. |
[15] | 刘浩, 张毅, 郑文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10): 1805-18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