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德二历史时期西土现象剖析科学通报,1981,(5)
[2] 王社教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3] (清)郭磊纂修广灵县志卷一,星野#附灾祥清乾隆19年刻本
[4] (清)文兆爽修,诸步熹纂辉县志卷三,灾异志清乾隆22年刻本
[5] 赵尔巽清史稿,卷四O,灾异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
[6] (民)金良骥,等修,姚寿昌,等纂清苑县志,卷六,大事记·灾祥表民国23年铅印本
[7] (清)欧阳霖修,胡廷桢纂叶县志卷一,舆地·祥异清同治10年刊本
[8] (清)李光昭修,周琰纂东安县志卷九,禨祥志清乾隆14年刻本
[9] (清)纪黄中纂修仪封县志天文志,卷一,祥异民国24年铅印本
[10] (清)孔广棣纂修永年县志卷十七,祥异清乾隆23年刻本
[11] 《明实录》卷77,成化六年,三月辛巳条
[12] (清)吴若烺修中牟县志卷十二,祥异志清同治9年刻本
[13] (清)潘守廉修,张嘉谋纂南阳县志卷十二,杂记清光绪30年刊本
[14] 邱新法,曾燕,缪启龙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地理学报,2001,(3):318
[15] 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辑),1984,(3):280
[16] 林全生,叶少英,等中国沙尘天气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气候原因地理学报,2001,(4)
[17] 吕新苗,刘惠清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地理研究,2004,(1)
[18] 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5)
[19] 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重建清代逐季降水的方法与可靠性自然科学进展,2004,(4):479
[20] 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山东1736年来逐季降水重建及其初步分析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4):551~566
[21] 张德二,刘月巍北京清代“晴雨录”降水记录的再研究—应用多因子回归方法重建北京(1724~1904年)降水序列,第四纪研究,2002,22(3):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