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5, Vol. 24 ›› Issue (3): 412-420.doi: 10.11821/yj2005030010
徐雨晴1,2, 陆佩玲1, 于 强3
XU Yu-qing1,2, LU Pe-i ling1, YU Qiang3
摘要: 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北京地区1963~1988年间20种树木芽萌动期及1950~2000年间4种树木开花期的变化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 北京树木芽萌动的早晚主要受冬季气温的影响, 冬季及秋末气温的升高使春芽萌动有提前的效应。萌芽早的树木萌动期长, 萌芽晚的树木萌动期短, 前者对温度的变化反应更敏感, 且前者的萌动期长度随着萌动期间(主要在早春)气温的升高而缩短, 后者的萌动期长度随着初冬、秋末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而延长。始花前2~9旬, 特别是前5旬(主要是3~4两个月), 气温对始花期影响最显著, 该时段内始花期对气温的变化反应最敏感。北京春温升高开花期提前, 春温每升高1℃, 开花期平均提前316天。春季树木开花物候与春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间的波动基本对应, 但波动幅度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