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5, Vol. 24 ›› Issue (4): 601-610.doi: 10.11821/yj2005040015
刘盛和1, 叶舜赞1, 杜红亮1, 陆翔兴2
收稿日期:
2005-01-08
修回日期:
2005-05-20
出版日期:
2005-08-15
发布日期:
2005-08-15
作者简介:
刘盛和(1967-),湖南省衡阳市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和城市地理研究。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01010)
LIU Sheng-he1, YE Shun-zan1, DU Hong-liang1, Max X. X. LU2
Received:
2005-01-08
Revised:
2005-05-20
Online:
2005-08-15
Published:
2005-08-15
摘要: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南翼绍兴县的区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归纳了其城市化的特征,说明该县也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作者认为,在后发展国家,人口稠密地区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半城市化现象;这类地区的小城镇还将经历“自下而上”逐步逐级的集聚发展;分散状态的半城市化的行政区需要加强其中心城市建设,但需与上级区域的城镇体系发展相协调,不宜构造超越其服务区域的大型城市。
刘盛和, 叶舜赞, 杜红亮, 陆翔兴. 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05, 24(4): 601-610.
LIU Sheng-he, YE Shun-zan, DU Hong-liang, Max X. X. LU. A probe into the impetus and mechanisms for the formation of quasi-urbanization area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a sample study on Shaoxi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4): 601-610.
|
[1] | 吴健生, 罗可雨, 赵宇豪. 深圳市近20年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725-1738. |
[2] | 焦毅蒙, 赵娜, 岳天祥, 邓佳音. 城市化对北京市极端气候的影响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2): 461-472. |
[3] | 黄晓星,马凌. 城市化进程中的“去领域化”与“再领域化”:兼议城乡治理——对广州市江口村 ①(① 按照学术规范,本文对人名和地名进行匿名处理。)的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9): 2148-2161. |
[4] | 杨忍, 陈燕纯, 龚建周. 转型视阈下珠三角地区乡村发展过程及地域模式梳理[J]. 地理研究, 2019, 38(3): 725-740. |
[5] | 徐国良, 文雅, 蔡少燕, 罗小凤. 城市表层土壤对生态健康影响研究述评[J]. 地理研究, 2019, 38(12): 2941-2956. |
[6] | 乔伟峰, 吴菊, 戈大专, 王亚华, 曹敏.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建设用地扩张成效评估——以南京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11): 2666-2680. |
[7] | 沈建法.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人口与城市化——现实,理论与对策[J]. 地理研究, 2019, 38(1): 33-44. |
[8] | 王甫园, 王开泳. 城市化地区生态空间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内涵[J]. 地理研究, 2018, 37(10): 1899-1914. |
[9] | 谭雪兰, 于思远, 欧阳巧玲, 毛克彪, 贺艳华, 周国华. 快速城市化区域农村空心化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4): 684-694. |
[10] | 李杨帆, 林静玉, 孙翔. 城市区域生态风险预警方法及其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调控中的应用[J]. 地理研究, 2017, 36(3): 485-494. |
[11] | 邓金杰, 陈柳新, 杨成韫, 徐志博. 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探索——以深圳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3): 573-582. |
[12] | 王亚华, 袁源, 王映力, 张小林, 乔伟峰. 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关系及其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1): 149-160. |
[13] | Onofre Rullan, SòniaVives-Miró, JesúsM.GonzálezPérez, 尹子潇, 顾朝林, 陈明玉. 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城市化与城市建设[J]. 地理研究, 2016, 35(7): 1383-1396. |
[14] | 黄耿志, 薛德升, 张虹鸥. 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特征与城市化效应[J]. 地理研究, 2016, 35(3): 442-454. |
[15] | 赵丹丹, 胡业翠.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11): 2105-2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