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5, Vol. 24 ›› Issue (5): 725-731.doi: 10.11821/yj2005050009
陈锐1, 邓祥征2,3, 战金艳1,2, 汪云林1, 李冬1, 牛文元1
收稿日期:
2005-02-12
修回日期:
2005-07-25
出版日期:
2005-10-15
发布日期:
2005-10-15
作者简介:
陈锐(1975-),男,湖南张家界市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资源环境管理。
基金资助:
欧盟国际合作第五框架SUSDEN-China(WP5)。
CHEN Rui1, DENG Xiang-zheng2,3, ZHAN Jin-yan1,2, WANG Yun-lin1, LI Dong1, NIU Wen-yuan1
Received:
2005-02-12
Revised:
2005-07-25
Online:
2005-10-15
Published:
2005-10-15
摘要:
以我国西部典型干旱区新疆南部的克里雅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各生态系统需水的结构特征,估算了生态需水的规模,讨论了生态需水的供需平衡问题。研究发现,全流域生态需水总量约为6.93×109m3/a,平均每公顷植被的最小生态需水为413.9m3/a。在各植被类型中,沼泽地耗水、草地耗水、林地耗水分别约占植被总生态需水量的47.6%、43.4%与9.0%,由此可见,沼泽地和草地耗水是该流域植被生态需水的主体。研究结论对于制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障当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锐, 邓祥征, 战金艳, 汪云林, 李冬, 牛文元. 流域尺度生态需水的估算模型与应用——以克里雅河流域为例[J]. 地理研究, 2005, 24(5): 725-731.
CHEN Rui, DENG Xiang-zheng, ZHAN Jin-yan, WANG Yun-lin, LI Dong, NIU Wen-yuan. Estimation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mount of eco-water demand: a case study on Keriya river basi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5): 725-731.
|
[1] | 杨帆, 何凡能, 李美娇. 中国西部地区历史草地面积重建的方法——以甘宁青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667-1679. |
[2] | 张洪, 李中元, 李彦. 基于生态安全的山地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以云南大理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11): 2681-2694. |
[3] | 王甫园, 王开泳. 城市化地区生态空间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内涵[J]. 地理研究, 2018, 37(10): 1899-1914. |
[4] | 张生瑞, 钟林生, 周睿, 王英杰.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区生态旅游监测研究[J]. 地理研究, 2017, 36(5): 887-898. |
[5] | 陈 浩, 方海燕, 蔡强国, 周金星, 黄 鑫. 黄河中游的侵蚀环境与植被恢复前景[J]. 地理研究, 2007, 26(4): 735-745. |
[6] | 王西琴, 张 远, 刘昌明. 辽河流域生态需水估算[J]. 地理研究, 2007, 26(1): 22-28. |
[7] | 王会肖, 覃龙华. 黄河中上游河道生态水短缺价值损失探讨[J]. 地理研究, 2007, 26(1): 29-36. |
[8] | . “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 地理研究, 2005, 24(4): 652-652. |
[9] | 杨勤业. 评《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 地理研究, 2003, 22(6): 808-808. |
[10] | 王西琴, 刘昌明, 张远. 黄淮海平原河道基本环境需水研究[J]. 地理研究, 2003, 22(2): 169-176. |
[11] | 李卫红, 陈跃滨, 徐海量, 郭永平. 博斯腾湖的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 地理研究, 2003, 22(2): 185-191. |
[12] | 周炳中, 杨浩, 赵其国, 包浩生, 周生路, 高人. 红壤丘陵区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干旱约束与调控研究[J]. 地理研究, 2002, 21(4): 459-468. |
[13] | 蒋业放, 梁季阳.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与应用[J]. 地理研究, 2000, 19(1): 37-44. |
[14] | 杨荫凯, 韩增林. 辽宁省沿海港址资源综合评价及其地域组合研究[J]. 地理研究, 2000, 19(1): 65-72. |
[15] | 张峰, 上官铁梁. 山西湿地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 地理研究, 1999, 18(4): 420-4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