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辉,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地理学报,1995,52(1):63~71.
[2] 胡金明,崔海亭,李宜垠,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以来人地系统演变历史的重建,地理科学,2002,22(5):535~542.
[3] 韩茂莉.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与人口容量.地理研究,2004,23(5):677~685.
[4] 韩茂莉.辽代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环境特征.地理科学,2004,24(5):550~556.
[5] 王守春. 10世纪末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突进及其原因.中国沙漠,2000,20(3):238~242.
[6] 胡金明,崔海亭.西辽河流域历史早期的文化景观格局.地理研究,2002,21(6):723~732.
[7] 颜廷真,韩光辉.清代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9(1):16~26.
[8] 乌兰图雅.科尔沁沙地近50年的垦殖与土地利用变化.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273~278.
[9] 乌兰图雅,张雪芹.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的变迁.地理科学,2001,21(3)1 230~235.
[10] 清史稿1卷120,食货一.
[11] 赤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赤峰市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639.
[12] 清德宗实录.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壬寅.
[13] 谭惕吾.蒙古今昔.台北:南天书局. 1977. 54.
[14] 王玉海.清代喀喇沁的农业发展和土地关系.马如珩,马大正1清代边疆开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89~217.
[15] 赤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赤峰市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642~643.
[16] 汤尔和译.哀哉热河. 1933.21,2.
[17] (民国)田万生.建平县志1卷四,政事.
[18] 苏绍泉修、徐致轩纂1林西县志.卷1地理志.
[19] 李调元.口北程记.丛书集成新编.卷九五.
[20] 奈曼旗志编纂委员会.奈曼旗志(送审稿). 20001. 113.
[21] 张穆.蒙古游牧记.卷三.扎鲁特条.
[22] 蒙古志.扎鲁特左翼及奈曼条.光绪三十三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铅印本.
[23] 都瓦萨.扎鲁特史话.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 60.
[24] 林西县志.卷四,物产志.
[25] 经棚县志.卷十五,税捐.
[26] (日)山守荣治.兴安省奈曼旗事情.123.
[27] 喀喇沁政府.喀喇沁旗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322.
[28] 热河志.卷三,天章.乾隆十六年.
[29] 热河志.卷五,天章.乾隆二十一年.
[30] 热河志.卷六,天章.乾隆三十三年.
[31] 林西县志.卷四,物产志.
[32] 洪涛.热河概况.内外通讯社,1934.24.
[33] 经棚县志.卷十五,税捐.
[34] 建平县志.卷二,舆地.
[35] (日)山守荣治.兴安省奈曼旗事情. 125.
[36] 热河志.卷一○九,艺文三.
[37] 热河志.卷三,天章.
[38] 热河志.卷十七,巡典五.
[39] (日)星武雄.东蒙游记.大正九年.大连:东亚图书株式会社,8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