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6, Vol. 25 ›› Issue (1): 43-52.doi: 10.11821/yj2006010006
吴普1, 王丽丽1,2, 黄磊1,2
收稿日期:
2005-03-16
修回日期:
2005-07-20
出版日期:
2006-02-15
发布日期:
2006-02-15
作者简介:
吴普,(1979-),安徽全椒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全球变化。E-mail:wup@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227和901020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321和KZCX1-10-02)
WU Pu1, WANG Li-li1,2, HUANG Lei1,2
Received:
2005-03-16
Revised:
2005-07-20
Online:
2006-02-15
Published:
2006-02-15
摘要:
本文对采自四川西部的鳞皮冷杉、铁杉、红豆杉、高山松和青海东部的青海云杉等5个中国特有针叶树种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这五5个针叶树种的年轮纹印清晰,伪年轮和丢年轮较少(麦秀云杉0.247%,飞水崖红豆杉0.202%),便于确定年代和量测宽度,用COFECHA程序对定年结果进行检验,证明交叉定年的结果是可靠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5个中国特有种差值年表包含丰富的气候信息。相关分析显示,树轮宽度数据和气象数据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5个树种对气候因子较为敏感的响应表明,它们是适于进行树轮气候学分析的树种;在树轮气候学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吴普, 王丽丽, 黄磊. 五个中国特有针叶树种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J]. 地理研究, 2006, 25(1): 43-52.
WU Pu, WANG Li-li, HUANG Lei.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ee-ring sensitivity to climate change of five endemic conifer species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1): 43-52.
|
[1] | 田庆春, 裴瑜, 石培宏. 可可西里地区中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周期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21, 40(3): 900-911. |
[2] | 刘桂芳, 诸云强, 关瑞敏, 冯亚飞, 刘情, 夏梦琳, 张亚星, 卢鹤立. 大数据时代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地理研究, 2021, 40(2): 571-582. |
[3] | 马超, 崔培培, 钟广睿, 孟梦, 杨城, 马雯思. 气候变化和工程活动对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21, 40(1): 35-51. |
[4] | 付阳, 陈辉, 张斯琦, 杨祎, 赵元杰. 基于群落类型的寒区旱区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以2000—2019年柴达木盆地为例[J]. 地理研究, 2021, 40(1): 52-66. |
[5] | 熊思鸿, 阎建忠, 吴雅. 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研究综述[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934-1946. |
[6] | 黄晓军, 王博, 刘萌萌, 郭禹慧, 李艳雨. 中国城市高温特征及社会脆弱性评价[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534-1547. |
[7] | 刘晓琼, 孙曦亮, 刘彦随, 张健, 赵新正, 芮旸. 基于REOF-EEMD的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区域分异特征[J]. 地理研究, 2020, 39(5): 1215-1232. |
[8] | 张立娟, 李艳红, 任涵, 王丽园, 朱文博, 朱连奇.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冈分布变化及其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指示意义[J]. 地理研究, 2020, 39(4): 990-1001. |
[9] | 谢舒笛, 莫兴国, 胡实, 陈学娟.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绿度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1): 152-165. |
[10] | 王灵恩,韩禹文,高俊,吕宁,Chris Ryan.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游客决策与体验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9): 2314-2329. |
[11] | 丁振民,姚顺波. 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估的理论框架与模型设计——以陕西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8): 2085-2098. |
[12] | 高超, 李学文, 许莹, 李德. 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地区夏玉米生育阶段水分供需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833-1846. |
[13] | 白孟鑫, 郑景云, 郝志新, 张学珍. 20世纪以来美国树木生长响应气候变化敏感度的时空差异[J]. 地理研究, 2019, 38(4): 822-830. |
[14] | 王琛, 郭一琼. 地方产业抵御经济危机的弹性影响因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7): 1297-1307. |
[15] | 刘永强, 龙花楼, 李加林. 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交叉敏感性研究[J]. 地理研究, 2018, 37(5): 1009-10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