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建,王仰麟,宋治清,等.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资源科学,2003,25(2):85~93
[2] 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地理研究,2003,22(1):1~12
[3] 摆万奇.大渡河上游地区地地利用动态模拟分析地理研究,2005,24(2):206~212
[4] 傅伯杰,陈利顶,马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自然资源学报,#1997,.2(2):..3~..8
[5] 刘彦随,冯德显.三峡库区土地持续利用潜力与途径模式.地理研究,2001,20(2):139~145
[6] 陈利顶,傅伯杰,Ingmar M es sing.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持续利用案例研究.地理研究,2001,20(6):713~722
[7] 李双成,蔡运龙.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态势研究.经济地理,2002,22(3):346~350
[8] 周炳中,杨浩,包浩生,等.PSR模型及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自然资源学报,2002,17(5):541~548
[9] 王仰麟,杨新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旅游持续发展研究.资源科学,1999,21(1):37~43
[10] 彭建,王仰麟,刘松,等.海岸带土地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地理学报,2003,58(3):363~37.
[11] 刘纪远.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60
[12] G ustafson E J Q uantif ying landscape spat ial patt ern:w hat is t he st at e of t he art?Ecosyst em,1998,1:143~156
[13] H argis C D,Bis sonet t e J A,David J L Th e b ehavior of l ands cape met rics commonly used in t he st udy of habit atf ragmen tat ion Lands cape Ecology,1998,13:167~186
[14] 傅伯杰.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生态学报,1995,15(2):113~120
[15] 王宪礼,肖笃宁,布仁仓,等.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生态学报,1997,17(3):317~323
[16] 彭补拙,安旭东,陈浮,等.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05~312
[17] 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197~203
[18] 陈百明.基于区域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方案.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47~253
[19] 张凤荣,齐伟,薛永森,等.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1):40~46
[20] 刘彦琴,郝晋珉.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空间差异评价研究.资源科学,2003,25(2):5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