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6, Vol. 25 ›› Issue (4): 701-709.doi: 10.11821/yj2006040017
刘贵利, 严奉天, 许顺才, 王新峰, 许景权
收稿日期:
2005-09-24
修回日期:
2006-01-05
出版日期:
2006-08-15
发布日期:
2006-08-15
作者简介:
刘贵利(1972-),女,博士,高级城市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335049)
LIU Gui-li,YAN Feng-tian,XU Shun-cai,WANG Xin-feng,XU Jing-quan
Received:
2005-09-24
Revised:
2006-01-05
Online:
2006-08-15
Published:
2006-08-15
摘要:
矛盾贯穿于任何事物变化过程的始终,城市的空间发展也遵循着这种规律。本文应用作为辨证法核心的矛盾论原理解析城市发展的过程和状态,并以石家庄市为例,详细分析了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内外空间冲突的各种矛盾及其产生根源,提出了石家庄都市区未来发展空间协调的主要途径和战略选择。
刘贵利, 严奉天, 许顺才, 王新峰, 许景权. 城市发展中内外空间冲突与协调的战略选择——以石家庄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06, 25(4): 701-709.
LIU Gui-li,YAN Feng-tian,XU Shun-cai,WANG Xin-feng,XU Jing-quan. The strategic disposition between the conflict and coordination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space in urban development:taking Shijiazhuang city as a cas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4): 701-709.
|
[1] | 李留通, 张森森, 赵新正, 权东计, 罗伊. 文化产业成长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以西安市核心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21, 40(2): 431-445. |
[2] | 甄江红, 王亚丰, 田圆圆, 何孙鹏, 王金礼. 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080-1091. |
[3] | 郝丽莎, 王晓歌, 乔文怡, 张莉. 1936年以来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4): 911-925. |
[4] | 陈妤凡, 王开泳. 撤县(市)设区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机理——以杭州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2): 221-234. |
[5] | 朱佩娟, 贺清云, 朱翔, 崔树强, 吴小双. 论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18, 37(3): 480-494. |
[6] | 文雅, 龚建周, 胡银根, 胡志仁. 基于生态安全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与分析[J]. 地理研究, 2017, 36(3): 518-528. |
[7] | 乐晓辉, 陈君娴, 杨家文. 深圳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基于地价梯度和开发强度梯度的分析[J]. 地理研究, 2016, 35(11): 2091-2104. |
[8] | 王开泳, 戚伟, 邓羽. 2000 年以来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时空平稳性[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195-1206. |
[9] | 丁娟,焦华富,李俊峰. 产业演进对旅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理——以黄山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10): 1966-1976. |
[10] | 赵耀龙, 张珂, 彭永俊, 付迎春, 张洪. 基于地理模拟方法的昆明市空间拓展情景分析[J]. 地理研究, 2014, 33(1): 119-131. |
[11] | 高宜程, 申玉铭, 邱灵. 山西省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重构[J]. 地理研究, 2013, 32(7): 1231-1242. |
[12] | 柴彦威, 肖作鹏, 刘志林. 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发生机制与调控策略——以北京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2): 334-344. |
[13] | 刘霄泉, 孙铁山, 李国平. 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J]. 地理研究, 2011, 30(7): 1262-1270. |
[14] | 董雯, 邓锋, 杨宇. 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效应[J]. 地理研究, 2011, 30(4): 723-734. |
[15] | 张振龙, 顾朝林, 李少星. 1979年以来南京都市区空间增长模式分析[J]. 地理研究, 2009, 28(3): 817-8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