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6, Vol. 25 ›› Issue (4): 710-718.doi: 10.11821/yj2006040018
刘慧
收稿日期:
2005-09-06
修回日期:
2006-01-05
出版日期:
2006-08-15
发布日期:
2006-08-15
作者简介:
刘慧(1964-);女,陕西兴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发展、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国内 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101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5BA807B02-1)
LIU Hui
Received:
2005-09-06
Revised:
2006-01-05
Online:
2006-08-15
Published:
2006-08-15
摘要:
在分析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塞尔指数和艾克森指数等不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在构造上的差异之后,通过计算不同测度方法所描述的19802002年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发现它们对较长时段不平衡性变动的描述是比较一致的,但对较短时段存在差别;对不同测度指数的进一步分解,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
刘慧. 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 地理研究, 2006, 25(4): 710-718.
LIU Hui. Regional inequality measurement:methods and evaluation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4): 710-718.
|
[1] | 游猎, 王睿. 特大城市郊区建设用地效益比较研究——以天津市11个市郊区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21, 40(3): 793-807. |
[2] | 黄晓军, 王博, 刘萌萌, 郭禹慧, 李艳雨. 中国城市高温特征及社会脆弱性评价[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534-1547. |
[3] | 王成, 龙卓奇, 樊荣荣. 重庆市江津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609-1624. |
[4] | 马建华, 韩昌序, 姜玉玲.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应用中的一些问题[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233-1241. |
[5] | 张生瑞, 王英杰, 鞠洪润, 钟林生. 中国陆地边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2): 414-429. |
[6] | 罗桑扎西, 甄峰. 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公园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594-1608. |
[7] | 张凡, 宁越敏, 娄曦阳. 中国城市群的竞争力及对区域差异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664-1677. |
[8] | 王勇, 周雪, 李广斌. 苏南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乡村性评价及特征研究——基于苏州12个传统村落的调查[J]. 地理研究, 2019, 38(6): 1311-1321. |
[9] | 胡守庚, 童陆亿, 龙花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及其评价的理论框架[J]. 地理研究, 2019, 38(6): 1367-1377. |
[10] | 程钰, 王晶晶, 王亚平, 任建兰. 中国绿色发展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机理研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11): 2745-2765. |
[11] | 王亚飞,樊杰,周侃. 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J]. 地理研究, 2019, 38(10): 2415-2429. |
[12] | 高晓路,吴丹贤,周侃,廖柳文.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J]. 地理研究, 2019, 38(10): 2458-2472. |
[13] | 谭少军, 邵景安.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西南丘陵区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研究[J]. 地理研究, 2018, 37(4): 659-677. |
[14] | 安悦, 周国华, 贺艳华, 毛克彪, 谭雪兰. 基于“三生”视角的乡村功能分区及调控——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4): 695-703. |
[15] | 刘彦随. 创新从土地类型到自然区划综合研究——倪绍祥先生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J]. 地理研究, 2018, 37(3): 473-4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