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6, Vol. 25 ›› Issue (5): 843-852.doi: 10.11821/yj2006050010
廖晓勇, 陈同斌, 武斌, 阎秀兰, 聂灿军, 谢华, 翟丽梅, 肖细元
收稿日期:
2006-01-18
修回日期:
2006-04-23
出版日期:
2006-10-15
发布日期:
2006-10-15
作者简介:
廖晓勇(1977-),男,湖南衡阳人,博士,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E-mail:liaoxy@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0325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2022)
LIAO Xiao-yong,CHEN Tong-bin,WU Bin,YAN Xiu-lan,NIE Can-jun,XIE Hua,ZHAI Li-mei,XIAO Xi-yuan
Received:
2006-01-18
Revised:
2006-04-23
Online:
2006-10-15
Published:
2006-10-15
摘要:
通过对甘肃省金昌市(镍矿城市)建成区的土壤重金属调查研究,揭示了其重金属来源、污染现状及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当地主要矿产品Ni和Cu两种重金属的土壤污染最严重,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III级标准比较,样品Ni和Cu的超标率分别为70%和57%,污染面积分别为26 km2和24 km2;土壤As和Cd污染主要集中在矿冶区和尾砂库附近,居民区土壤污染程度低;土壤Cr污染出现在尾砂库和采矿区附近,污染面积为3 km2。在城区土壤中,Co、Cu、Cd、Pb与Zn的污染来源及空间分布具有相似特征,而土壤As污染与Ni污染特征相近。Nemero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矿冶区、北部尾砂库和西南角采矿区,城市居民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廖晓勇, 陈同斌, 武斌, 阎秀兰, 聂灿军, 谢华, 翟丽梅, 肖细元. 典型矿业城市的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复合污染评价——以“镍都”金昌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06, 25(5): 843-852.
LIAO Xiao-yong,CHEN Tong-bin,WU Bin,YAN Xiu-lan,NIE Can-jun,XIE Hua,ZHAI Li-mei,XIAO Xi-yuan. Mining urban soil pollution: concentrations and pattern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of Jinchang,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5): 843-852.
|
[1] | 张兆彤, 李源, 刘国宏, 朱倩倩, 许咏梅. 新疆昌吉州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动态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3): 643-656. |
[2] | 许咏梅, 周黎明, 张兆彤. 新疆昌吉州耕地开垦轨迹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21, 40(3): 657-672. |
[3] | 游猎, 王睿. 特大城市郊区建设用地效益比较研究——以天津市11个市郊区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21, 40(3): 793-807. |
[4] | 戴其文, 杨靖云, 张晓奇, 胡森林. 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模式与动力机制[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511-1533. |
[5] | 黄晓军, 王博, 刘萌萌, 郭禹慧, 李艳雨. 中国城市高温特征及社会脆弱性评价[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534-1547. |
[6] | 王成, 龙卓奇, 樊荣荣. 重庆市江津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609-1624. |
[7] | 马建华, 韩昌序, 姜玉玲.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应用中的一些问题[J]. 地理研究, 2020, 39(6): 1233-1241. |
[8] | 邓晴晴, 李二玲, 任世鑫. 农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门槛效应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4): 970-989. |
[9] | 王少剑, 高爽, 陈静. 基于GWR模型的中国城市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3): 651-668. |
[10] | 李晓强, 董炜华, 宋扬. 路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对公路运营过程重金属累积的响应[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2842-2854. |
[11] | 车存伟, 张明军, 王圣杰, 杜勤勤, 马转转, 孟鸿飞, 瞿德业.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蒸发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537-2551. |
[12] | 梁景天, 吴健生, 赵宇豪, 陈弼锴, 王怡. 基于“一街一站”的深圳市PM2.5时空特征及排名通报作用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642-2652. |
[13] | 王辉, 栾维新, 康敏捷. 渤海氮污染的来源结构与污染压力空间分布[J]. 地理研究, 2020, 39(1): 186-199. |
[14] | 李花,赵雪雁,王伟军,薛冰. 基于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9, 38(8): 1993-2007. |
[15] | 罗桑扎西, 甄峰. 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公园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594-16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