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 http://www.worldbank.org/data.
[2] Illeris, Jean Philippe. Introduction: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3,13(2):3~10.
[3] 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经济学家,2003,(2):29~36.
[4] 丹尼斯·迪帕斯奎尔,威廉·C·惠顿.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 阎小培,姚一民.广州第三产业发展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经济地理,1997,(17):41~48.
[6] Coffey W J, Bailly A S. Producer service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Growth & Change,1991,22(4):48~61.
[7] 马风华,刘俊.我国服务业地区性集聚程度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6,(23):10~13.
[8] Daniels P W. The Service Economy: A Geographical Approach.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1985.
[9] Illeris S. Services and Regions in Europe. Avebury, Aldershot,1989.
[10] 夏杰长.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财税政策选择.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16~20.
[11]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财贸经济,2003,(8):68~75.
[12] 任旺兵.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13] 李江帆.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评估依据和衡量指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13.
[14]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1):4~15.
[15] 李辉.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财贸经济,2004,(7):16~19.
[16] 倪鹏飞.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假设与验证.财贸经济,2004,(7):7~11.
[17] 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3):67~74.
[18] 李井奎,钱陈.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学刊,2007,(1):172~177.
[19] 胡霞.集聚效应对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财贸研究,2007,(1):44~50.
[20] 吴智刚,段杰,阎小培.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差异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1~139.
[21] 方远平,阎小培.19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与趋势比较研究——以北京、上海与广州为例.经济地理,2004,24(5):614~637.
[22] 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地理研究,2006,25(4):710~718.
[23]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地理研究,2005,24(1):57~68.
[24] 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25] 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财贸经济,2004,(1):65~74.
[26] 雷钦礼.服务业发展的非线性阶段性特征分析.统计研究,2006,(4):27~32.
[27] OEC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of service sector jobs. http://www.oecd.org,2001.
[28] 李健英.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相关性的中外差异分析.南方经济,2002,(8):37~41.
[2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各地服务业发展情况汇编.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