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8, Vol. 27 ›› Issue (1): 33-44.doi: 10.11821/yj2008010004
陈修颖, 叶 华
收稿日期:
2007-06-18
修回日期:
2007-10-18
出版日期:
2008-01-25
发布日期:
2008-01-25
作者简介:
陈修颖(1965-),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
基金资助: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501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资助。
CHEN Xiu-ying, YE Hua
Received:
2007-06-18
Revised:
2007-10-18
Online:
2008-01-25
Published:
2008-01-25
Supported by: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501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资助。
摘要:
市场共同体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传统专业市场的业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推动城镇化的机制也开始转型。本研究通过浙江省典型区域的观察和实证,对专业市场的新形态及其推动城镇化的新机制做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1)专业市场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2)专业市场推动下的城镇化具有空间结构的群落性、城镇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以中小型城镇为主体和快速城镇化四大特征;(3)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机制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途径是市场共同体-生产共同体-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复合体的形成;(4)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特征。由于传统专业市场推进城镇化具有时代性和局限性,因此,应当尽快使孤立的专业市场联合成为专业市场共同体,促进单一产品市场向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多元结构的综合性三产集团转变。同时尽快完善和实施工商业反哺城镇建设的政策。
陈修颖, 叶 华. 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研究——浙江省案例[J]. 地理研究, 2008, 27(1): 33-44.
CHEN Xiu-ying, YE Hua. Study on urbanization driven by market-communities: The case of Zhejiang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1): 33-44.
|
[1] | 张博胜, 杨子生. 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592-1608. |
[2] | 刘浩, 马琳, 李国平. 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4): 880-891. |
[3] | 张改素, 魏建飞, 丁志伟. 中国镇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3): 627-650. |
[4] | 范擎宇, 杨山, 胡信. 耦合视角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交互机制[J]. 地理研究, 2020, 39(2): 289-302. |
[5] | 马海涛, 卢硕, 张文忠.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创新的耦合过程与机理[J]. 地理研究, 2020, 39(2): 303-318. |
[6] | 王雪芹, 戚伟, 刘盛和. 中国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2): 319-336. |
[7] | 杨振, 张小雷, 李建刚, 雷军, 段祖亮. 中国地级单元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空格局——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探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1): 25-40. |
[8] | 丁建军,金宁波,贾武,易肖肖,王永明.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农户生计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个典型乡镇355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8): 2027-2043. |
[9] | 林赛南, 梁奇, 李志刚, 庞瑞秋. “家庭式迁移”对中小城市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以温州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640-1650. |
[10] | 樊杰, 郭锐. 新型城镇化前置条件与驱动机制的重新认知[J]. 地理研究, 2019, 38(1): 3-12. |
[11] | 杨山, 杨虹霓, 季增民, 于璐璐.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生活圈的重组机制——以昆山群益社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1): 119-132. |
[12] | 方创琳. 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与重点方向[J]. 地理研究, 2019, 38(1): 13-22. |
[13] | 刘天曌, 刘沛林, 王良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古村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路径选择——以萱洲古镇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1): 133-145. |
[14] | 叶超. 空间正义与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方法论[J]. 地理研究, 2019, 38(1): 146-154. |
[15] | 曹祺文, 鲍超, 顾朝林, 管卫华.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与模拟[J]. 地理研究, 2019, 38(1): 167-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