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8, Vol. 27 ›› Issue (1): 55-64.doi: 10.11821/yj2008010006
黄震方, 袁林旺, 俞肇元, 吴 江, 周年兴
收稿日期:
2007-08-20
修回日期:
2007-11-26
出版日期:
2008-01-25
发布日期:
2008-01-25
作者简介:
黄震方(1963-),江苏杨中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及旅游规划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E-mail:zhfh@263.net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50)资助
HUANG Zhen-fang, YUAN Lin-wang, YU Zhao-yuan, WU Jiang, ZHOU Nian-xing
Received:
2007-08-20
Revised:
2007-11-26
Online:
2008-01-25
Published:
2008-01-25
Supported b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50)资助
摘要:
对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K-Means聚类法对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游客数进行时空聚类,分别从省内和国内(省际)两个尺度上讨论了麋鹿生态旅游区游客变化的阶段性和市场划分,结果表明,1998~2005年间省内旅游流和国内(省际)旅游流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并较好地划分出了四种不同的客源地类型。根据时空聚类中不同类别中心点的变化,详细论述了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和国内(省际)旅游流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不同类别之间旅游流整体变化特征,可为旅游规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旅游区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K-Means聚类法能够从不同尺度上揭示旅游流时空变化的详细信息,可作为旅游流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分析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黄震方, 袁林旺, 俞肇元, 吴 江, 周年兴. 生态旅游区旅游流的时空演变与特征——以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08, 27(1): 55-64.
HUANG Zhen-fang, YUAN Lin-wang, YU Zhao-yuan, WU Jiang, ZHOU Nian-xing.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ourist flow in eco-tourism area:A case study of Yancheng eco-tourism area for David's deer[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1): 55-64.
|
[1] | 郭向阳, 穆学青, 明庆忠, 丁正山, 胡美娟. 旅游地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的空间耦合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5): 1119-1135. |
[2] | 刘军胜, 马耀峰. 基于发生学与系统论的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成长演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8): 1583-1600. |
[3] | 陈超, 马海涛, 陈楠, 陈胡玥. 中国农民旅游流网络重心轨迹的演化[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306-1314. |
[4] | 汪德根. 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3, 32(8): 1555-1564. |
[5] | 卢松, 吉慧, 蔡云峰. 黄山市自驾车入游流旅行空间行为研究[J]. 地理研究, 2013, 32(1): 179-190. |
[6] | 王兆峰. 入境旅游流与航空运输网络协同演化及差异分析——以西南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7): 1328-1338. |
[7] | 李创新, 马耀峰, 张颖, 魏颖. 1993~2008年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时空动态演进模式——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2, 31(2): 257-268. |
[8] | 张春华, 王宗明, 任春颖,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时空变异特征[J]. 地理研究, 2011, 30(2): 256-268. |
[9] |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旅游流驱动力系统分析[J]. 地理研究, 2011, 30(1): 23-36. |
[10] |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J]. 地理研究, 2010, 29(6): 1141-1152. |
[11] | 钟士恩, 张 捷, 周 强, 董雪旺, 李 敏, 刘泽华.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空间集中性[J]. 地理研究, 2009, 28(6): 1562-1571. |
[12] | 周 旗, 郁耀闯. 关中地区公众气候变化感知的时空变异[J]. 地理研究, 2009, 28(1): 45-54. |
[13] | 杨国良, 张 捷, 刘 波, 李 敏, 万全友. 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分布变化及其机理——以四川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07, 26(4): 662-672. |
[14] | 林 岚, 康志林, 甘萌雨, 叶金玉. 基于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陆 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 地理研究, 2007, 26(2): 403-413. |
[15] | 李国胜, 王海龙, 李柏良. 渤海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的数值模拟与季相时空变异[J]. 地理研究, 2005, 24(3): 359-3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