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8, Vol. 27 ›› Issue (2): 294-304.doi: 10.11821/yj2008020007
谢花林1,2, 李 波2
收稿日期:
2006-12-15
修回日期:
2007-07-11
出版日期:
2008-03-25
发布日期:
2008-03-25
作者简介:
谢花林(1979-),男,江西莲花县人,博士。主要从事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E-mail :xiehl_2000@163.com。 *通讯作者 : 李波,E-mail :libo@ires.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501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5JD790117)联合资助。
XIE Hua-lin1,2, LI Bo2
Received:
2006-12-15
Revised:
2007-07-11
Online:
2008-03-25
Published:
2008-03-25
Supported b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501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5JD790117)联合资助。
摘要:
本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考虑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空间变量,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中转为耕地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和农业气候区;转为草地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到乡镇中心的距离;转为林地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和海拔;空间异质性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时间变量共同影响着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解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能力;通过对草地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得出空间统计模型能较好地揭示不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及其作用机理。
谢花林, 李 波.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J]. 地理研究, 2008, 27(2): 294-304.
XIE Hua-lin, LI Bo. Driving forces analysis of land-use pattern changes based o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n the farming-pastoral zone: A case study of Ongiud Banner, Inner Mongoli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2): 294-304.
|
[1] | 胡守庚, 童陆亿, 龙花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及其评价的理论框架[J]. 地理研究, 2019, 38(6): 1367-1377. |
[2] | 刘涛, 史秋洁, 王雨, 杨宇. 中国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制[J]. 地理研究, 2018, 37(8): 1609-1623. |
[3] | 周建, 张凤荣, 徐艳, 高阳, 张佰林, 李超. 基于降水量与土壤类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变化分析——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7): 1210-1222. |
[4] | 顾丽娟, 曾菊新. 社会经济及环境因子对不同收入群体自评健康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7, 36(7): 1257-1270. |
[5] | 杨勇, 邓祥征, 李志慧, 吴锋, 李小云. 2000-2015年华北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7, 36(11): 2171-2183. |
[6] | 杨俊, 张永恒, 葛全胜, 李雪铭. 基于GA-MCE算法的不规则邻域CA土地利用模拟[J]. 地理研究, 2016, 35(7): 1288-1300. |
[7] | 周汝佳, 张永战, 何华春.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盐城海岸带生态风险评价[J]. 地理研究, 2016, 35(6): 1017-1029. |
[8] | 王慧敏, 曾永年. 青海高原东部土地利用的低碳优化模拟——以海东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 34(7): 1270-1284. |
[9] | 李鹏, 肖池伟, 封志明, 姜鲁光, 刘影. 鄱阳湖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熟制决策行为分析[J]. 地理研究, 2015, 34(12): 2257-2267. |
[10] | 王祺, 蒙吉军, 毛熙彦. 基于邻域相关的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景观格局变化[J]. 地理研究, 2014, 33(6): 1073-1084. |
[11] | 宇林军, 孙丹峰, 彭仲仁, 李红. 基于局部化转换规则的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模型[J]. 地理研究, 2013, 32(4): 671-682. |
[12] | 邵景安, 张仕超, 魏朝富. 基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分析[J]. 地理研究, 2013, 32(12): 2189-2203. |
[13] | 陈耀亮, 罗格平, 叶辉, 赵树斌, 王渊刚, 韩其飞. 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新疆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3, 32(11): 1987-1999. |
[14] | 郭延凤, 于秀波, 姜鲁光, 查良松. 基于CLUE模型的2030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J]. 地理研究, 2012, 31(6): 1016-1028. |
[15] | 窦玥, 戴尔阜, 吴绍洪.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评估——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2): 311-3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