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llen J.Global City-regions: Trends, Theory, 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78~87.
[2] Takabito S,Robert F. New Garden City of the 21st Century. Kobe University,2002.7:43~46.
[3]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人文地理,1999,14(1):11~15.
[4] McGee T G.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91.25~26.
[5]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2~143.
[6] 齐康,段进.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空间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7, 15(1):1~5.
[7] 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3~58.
[8] 郭荣朝,顾朝林,曾尊固,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地理研究,2004,23(3):292~295.
[9] 王兴平.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00~101.
[10]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2~3.
[11] 乔家君,李小建.河南城镇密集区的空间地域结构.地理研究,2006,25(2):213~214.
[12] 刘承良,余瑞林,熊建平,等.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地理研究,2007,26(1):197~199.
[13] 邹军,王学锋 主编.都市圈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2~56.
[14] 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学报,2005, 60(5):827~840.
[15] 陈文科 主编.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圈.武汉:崇文书局.2005.1~7.
[16] 方创琳 等著.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76~285.
[17]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23~129.
[18]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5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565~579.
[19]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0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319~358.
[20] 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01~811.
[21] 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地理研究,2006,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