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8, Vol. 27 ›› Issue (2): 467-477.doi: 10.11821/yj2008020024
• 地球信息科学 • 上一篇
高永年1,2, 张万昌2
收稿日期:
2007-03-26
修回日期:
2007-10-08
出版日期:
2008-03-25
发布日期:
2008-03-25
作者简介:
高永年(1977-),男,汉族,安徽郎溪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生态水文参数遥感定量化和GIS区域建模研究。E-mail :nianyonggao@163.com *通讯作者 : 张万昌(1966-),博士,"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 :zhangwc@tea.ac.cn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006CB400502 )和中科院 "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8-057493 )。
GAO Yong-nian1,2, ZHANG Wan-chang2
Received:
2007-03-26
Revised:
2007-10-08
Online:
2008-03-25
Published:
2008-03-25
Supported by: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006CB400502 )和中科院 "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8-057493 )。
摘要:
地形校正作为复杂地形区遥感影像预处理的重要步骤,对提高地表参数遥感定量化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简述地形校正含义与目标的基础上,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各种地形校正方法并将其划分为基于波段比、DEM和超球面3类方法,以期为地形校正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在DEM的支持下,采用11种地形校正方法对ETM+影像进行了校正比较实验,研究表明:(1)VECA、b、C、Teillet-回归、SCS+C、Minnaert和Minnaert-SCS校正7种地形校正效果较好,可用于遥感影像的地形校正;而Cosine-T、Cosine-C、SCS和Cosine-b校正存在过度校正现象,不宜选择。(2)VECA与b校正模型校正效果最好,且VECA校正比b校正可操作性更强。在此基础上,从地形效应的理论诠释与数学表达、DEM数据、地形校正应用研究3个方面探讨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并对今后可能的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高永年, 张万昌. 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研究进展及其比较实验[J]. 地理研究, 2008, 27(2): 467-477.
GAO Yong-nian, ZHANG Wan-chang. Comparison tes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opographic correction on remotely sensed dat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2): 467-477.
|
[1] | 高卿, 苗毅, 宋金平.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21, 40(1): 1-17. |
[2] | 司月芳, 延留霞, 张翌. 中资企业研发国际化研究述评[J]. 地理研究, 2020, 39(5): 1056-1069. |
[3] | 张英男, 龙花楼, 马历, 屠爽爽, 陈坤秋. 城乡关系研究进展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 地理研究, 2019, 38(3): 578-594. |
[4] | 刘梁美子, 占车生, 胡实, 董宇轩. 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变化及其地形效应[J]. 地理研究, 2018, 37(12): 2433-2446. |
[5] | 彭建, 赵会娟, 刘焱序, 吴健生.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17, 36(3): 407-419. |
[6] | 邓羽, 司月芳. 西方创新地理研究评述[J]. 地理研究, 2016, 35(11): 2041-2052. |
[7] | 陈明星. 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J]. 地理研究, 2015, 34(4): 614-630. |
[8] | 吴加伟, 陈雯, 袁丰. 新时期产业区理论视角重构及相关实证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15, 34(3): 487-503. |
[9] | 杜德斌, 段德忠, 刘承良, 马亚华. 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15, 34(2): 199-212. |
[10] | 李双成, 张才玉, 刘金龙, 朱文博, 马程, 王珏.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进展及地理学研究议题[J]. 地理研究, 2013, 32(8): 1379-1390. |
[11] | 谭亚平, 程承旗, 耿晓晖. 遥感分景数据的剖分索引模型[J]. 地理研究, 2012, 31(6): 1132-1142. |
[12] | 陈百明, 张凤荣.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态势与重点领域[J]. 地理研究, 2011, 30(1): 1-9. |
[13] | 郑景云, 邵雪梅, 郝志新, 葛全胜.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10, 29(9): 1561-1570. |
[14] | 朱晓华,丁晶晶,刘彦随,李亚云,陈秧分,张济. 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山东禹城牌子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5): 883-890. |
[15] | 陆林, 葛敬炳. 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研究, 2006, 25(4): 741-7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