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8, Vol. 27 ›› Issue (4): 800-810.doi: 10.11821/yj2008040008
师长兴
收稿日期:
2008-01-18
修回日期:
2008-05-06
出版日期:
2008-07-25
发布日期:
2008-07-25
作者简介:
师长兴(1963-),男,河北正定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河流地貌、流域物质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E-mail:shicx@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2003CB415202);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2007SHZ0901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1019)。
SHI Chang-xing
Received:
2008-01-18
Revised:
2008-05-06
Online:
2008-07-25
Published:
2008-07-25
Supported by: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2003CB415202);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2007SHZ0901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1019)。
摘要:
利用长江上游DEM、降雨、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数据库,计算出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代表影响侵蚀产沙的各因子,建立这些因子以及流域面积与长江上游268个水文站以上流域输沙模数回归关系,探讨上游侵蚀输沙的尺度效应。结果显示长江上游输沙模数与流域面积之间呈负幂函数单元回归关系,而且这一关系主要产生于降雨侵蚀力因子和土壤可蚀性因子随流域面积的变化。长江上游输沙模数随流域面积增大而降低主要发生在大约1×104~1.58×105km2之间。在考虑了影响侵蚀产沙因子对输沙模数的作用后,输沙模数与流域面积之间呈正幂函数相关,反映出上游输沙近源沉积的特征。分析还发现长江上游各主要支流输沙模数变化与流域尺度大小的关系和原因有明显不同。
师长兴. 长江上游输沙尺度效应研究[J]. 地理研究, 2008, 27(4): 800-810.
SHI Chang-xing. Scaling effects on sediment yield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4): 800-810.
|
[1] | 刘宇. 土壤侵蚀研究中的景观连通度:概念、作用及定量[J]. 地理研究, 2016, 35(1): 195-202. |
[2] | 张晴华, 王红亚, 徐琳, 郑卓, 杨士雄, 陈效逑. 广东惠州黄洞水库沉积物特征及其反映的近50年土壤侵蚀意义[J]. 地理研究, 2014, 33(4): 643-653. |
[3] | 任平, 洪步庭, 程武学, 周介铭.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J]. 地理研究, 2013, 32(6): 1017-1024. |
[4] | 何福红, 高丙舰, 王焕芝, 王瑞, 赛莉莉. 基于GIS的侵蚀冲沟与地貌因子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13, 32(10): 1856-1864. |
[5] | 韦杰, 贺秀斌. 流域侵蚀产沙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研究——以长江上游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12): 2259-2269. |
[6] | 李勋贵, 魏霞. 区域土壤侵蚀演化风险分析——以泾河流域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8): 1361-1369. |
[7] | 刘前进, 于兴修. 北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强度垂直景观格局——以沂蒙山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8): 1471-1483. |
[8] | 程先富, 余芬. 安徽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10, 29(8): 1461-1470. |
[9] | 刘宇,吕一河,傅伯杰,刘国华. 137Cs示踪法土壤侵蚀量估算的本底值问题[J]. 地理研究, 2010, 29(7): 1171-1181. |
[10] | 蓝勇. 近500年来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中低山植被的演替[J]. 地理研究, 2010, 29(7): 1182-1192. |
[11] | 李春梅, 汪美华, 王红亚. 贵州麦岗水库沉积物的矿物磁性特征及其土壤侵蚀意义[J]. 地理研究, 2010, 29(11): 1971-1980. |
[12] | 王晗,侯甬坚. 清至民国洛川塬土地利用演变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0, 29(1): 163-172. |
[13] | 朱连奇, 史学建, 韩慧霞. 影响淤地坝建设的地理要素——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09, 28(6): 1625-1632. |
[14] | 姚永慧, 张百平, 谭 靖, 韩 芳. 长江上游山地垂直带谱及其空间分布模式[J]. 地理研究, 2009, 28(6): 1633-1643. |
[15] | 曾红娟, 杨胜天, 王 凌, 郑东海, 张翠萍, 王雪蕾, 高云飞. 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及控制方案[J]. 地理研究, 2009, 28(5): 1197-1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