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8, Vol. 27 ›› Issue (6): 1308-1320.doi: 10.11821/yj2008060010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木巴热克·阿尤普
收稿日期:
2008-07-08
修回日期:
2008-09-23
出版日期:
2008-11-25
发布日期:
2008-11-25
作者简介: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1964-),男,维吾尔族,新疆拜城人,研究员,2005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从事地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发表文章40余篇。E-mail:jilil@ms.xjb.ac.cn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7,KZCX3-SW-3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170)
Jilili Abuduwaili, Mubareke Ayoupu
Received:
2008-07-08
Revised:
2008-09-23
Online:
2008-11-25
Published:
2008-11-25
Supported by: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7,KZCX3-SW-3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170)
摘要: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运用生态足迹压力指数模型,对中亚不同区域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分别测算中亚四国的人均与区域总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和生态足迹压力指数。最后按照生态足迹压力指数来评价中亚各国生态安全状态。评价结果如下:(1)吉尔吉斯坦14年平均生态赤字为0.0900ha/capita;平均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为0.9388,处于稍不安全状态。(2)土库曼斯坦的多年平均生态赤字为0.3303 ha/capita;平均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为1.1327;哈萨克斯坦的多年平均生态赤字为0.8379 ha/capita,平均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为1.2320,都处于较不安全状态 。(3)乌兹别克斯坦的区域总承载力由1994年的28807119ha下降到2005年的28527138ha,而区域总生态足迹有所增加,即从44598092ha增加到51761368ha;多年平均生态赤字为0.8181 ha/capita;平均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为1.7540,处于相对很不安全状态。根据计算结果,中亚4国的多年平均生态安全都处于不安全状态,但不安全程度有所差别,吉尔吉斯坦的生态安全处于相对较好状态,其次为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生态安全相对其他中亚国家而言处于相对很不安全状态。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木巴热克·阿尤普.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 地理研究, 2008, 27(6): 1308-1320.
Jilili Abuduwaili, Mubareke Ayoupu.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n Central Asia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6): 1308-1320.
|
[1] | 李鲁奇,孔翔,李一曼,许杨博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合作的战略支点选择[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705-1719. |
[2] | 党小虎,吴彦斌,刘国彬,杨勤科,余小涛,贾银丽. 生态建设15年黄土高原生态足迹时空变化[J]. 地理研究, 2018, 37(4): 761-771. |
[3] | 杨晓俊,方传珊,侯叶子. 基于生态足迹的西安城市生态游憩空间优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18, 37(2): 281-291. |
[4] | 邹杰,丁建丽,杨胜天. 近15年中亚及新疆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研究, 2017, 36(9): 1742-1754. |
[5] | 向秀容,潘韬,吴绍洪,刘卫东,马丽,王晓峰,尹云鹤,李静. 基于生态足迹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承载力评价与预测[J]. 地理研究, 2016, 35(5): 875-884. |
[6] | 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贸易格局分析[J]. 地理研究, 2015, 34(5): 812-824. |
[7] | 殷刚, 陈曦,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邵华, 白磊, 胡增运, 张弛, 徐婷. 气候模式同站点插值外推气象数据的比较[J]. 地理研究, 2015, 34(4): 631-643. |
[8] |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J]. 地理研究, 2015, 34(2): 213-224. |
[9] | 倪晓娇, 南颖, 朱卫红, 崔允秀, 刘国明, 刘辰, 姚阔. 基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的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348-1360. |
[10] | 方恺, 高凯, 李焕承.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优化的自然资本利用国际比较[J]. 地理研究, 2013, 32(9): 1657-1667. |
[11] | 熊建新, 彭保发, 陈端吕, 王亚力, 张猛.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3, 32(11): 2031-2040. |
[12] | 张乐勤, 陈素平, 荣慧芳, 许信旺. 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动态测度与分析[J]. 地理研究, 2012, 31(3): 439-449. |
[13] | 陈晓琳, 李忠武, 王晓燕, 申卫平, 张雪, 郭旺, 张越男. 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松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异规律[J]. 地理研究, 2011, 30(10): 1825-1834. |
[14] | 王 群, 章锦河, 杨兴柱. 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分析[J]. 地理研究, 2009, 28(4): 1105-1114. |
[15] | 陈成忠, 林振山.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 构成的变动规律[J]. 地理研究, 2009, 28(1): 129-1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