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一星,等.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地理研究,1997,16(1):11~21.
[2] 刘云刚.大庆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0,20(5):26~29.
[3] 刘云刚.中国资源型城市界定方法的再考察.经济地理,2006,26(6):940~944.
[4] 李文彦.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地理学报,1978,(1):63~77.
[5] 魏心镇.矿产资源区域组合类型与地域工业综合体.地理学报,1981,(4):358~368.
[6] 梁仁彩.试论能源基地的类型及其综合发展,地理研究,1985,(2):9~17.
[7] 樊杰.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地理学报,1993,(5):218~225.
[8] 赵宇空.中国矿业城市:结构调整与持续发展.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9] 张以诚.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创刊号:75~80.
[10] 沈镭,程静.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经济地理,1998,(2):41~45.
[11] 沈镭,程静.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初探.资源科学,1999,(1):44~50.
[12] 臧淑英,智瑞芝,孙学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黑龙江省石油城市大庆市为例.地理科学,2006,(4):420~424.
[13] 申玉铭,杨彬彬,张云.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整治——以济宁市为例.地理研究,2006,(3):431~437.
[14] 赵景海.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城市发展研究,2006,(5):86~90.
[15] 孙盘寿,杨廷秀.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分类.地理研究,1984,3(3):17~28.
[16] 张文奎,刘继生,王力.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人文地理,1990,5(3):1~7.
[17] 周一星,R.布雷德肖.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理论、方法和结果.地理学报,1988,43(4):287~298.
[18] 田文祝,周一星.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地理研究,1991,10(1):12~23.
[19] 陈忠暖,孟明.云南城市的职能分类探讨.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11(2):39~45.
[20] 徐红宇,陈忠暖,李志勇.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研究综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2):33~36.
[21] Carter H. The study of urban geography 4th.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5.99~122.
[22] Harris C D. 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Geographical Review, 1943,33(1): 86~99.
[23] Nelson, H.J., A service classification of American cities. Economic geography, 1955,31:189~210.
[24]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14~222
[25] Maxwell, J.W.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Canadian cities: A classification of cities. Geographical Bulletin, 1965,7(2): 79~104.
[26] 焦华富,陆林. 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2,15(3):291~296.
[27] 姚睿,胡兆量.北美澳洲工矿城镇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1997,(1):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