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9, Vol. 28 ›› Issue (3): 716-725.doi: 10.11821/yj2009030016
朱传耿1, 刘 波2, 李志江1
收稿日期:
2008-06-13
修回日期:
2009-02-19
出版日期:
2009-05-25
发布日期:
2009-05-25
作者简介:
朱传耿(1963-)| 男, 江苏徐州人, 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 E-mail:chuangeng@263.net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L05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53)联合资助
ZHU Chuan-geng1, LIU Bo2, LI Zhi-jiang1
Received:
2008-06-13
Revised:
2009-02-19
Online:
2009-05-25
Published:
2009-05-25
Supported by: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L05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53)联合资助
摘要: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相互关联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港口—腹地经济关联发展的均值关联度,对1990~2005年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发展效应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影响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的驱动要素进行定性分析。主要结论有:连云港港口—港城关联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连云港港口与淮海经济区中的苏北、鲁南、皖北和豫东4个板块之间的关联度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即皖北和豫东保持稳定、鲁南整体下降、苏北缓慢上升;连云港港口与淮海经济区一体化进程在关联发展总体趋势较强的基础上推进,但具有明显的弱化倾向;自然条件与区位、基础设施与交通、经济水平与政策、腹地一体化程度是影响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的主要驱动要素。
朱传耿, 刘 波, 李志江. 港口—腹地关联性测度及驱动要素研究——以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09, 28(3): 716-725.
ZHU Chuan-geng, LIU Bo, LI Zhi-jiang.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measure of harbor-hinterland and its driving forces: Taking Lianyungang Port-Huaihai Economic Region as an exampl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3): 716-725.
|
[1] | 郭建科,何瑶,王绍博,吴陆陆. 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位序-规模分布及其网络联系[J]. 地理研究, 2019, 38(4): 869-883. |
[2] | 叶士琳,曹有挥,王佳韡,祁新华. 长江沿岸港口物流发展格局演化及其机制[J]. 地理研究, 2018, 37(5): 925-936. |
[3] | 王伟,王成金,金凤君. 基于货物结构的中国沿海港口运输职能判别[J]. 地理研究, 2018, 37(3): 527-538. |
[4] | 王全良. 基于动态空间模型的中国临空经济区与腹地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 地理研究, 2017, 36(11): 2141-2155. |
[5] | 韩玉刚,叶雷. 中国欠发达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的选择与区域带动效应——以豫皖省际边缘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6): 1127-1140. |
[6] | 梁双波, 曹有挥, 吴威. 上海大都市区港口物流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J]. 地理研究, 2013, 32(8): 1448-1456. |
[7] | 张耀光, 刘锴, 郭建科, 马慧强. 中国海岛港口现状特征与类型划分[J]. 地理研究, 2013, 32(6): 1095-1102. |
[8] | 曹卫东. 港航企业区位特征及其空间关联——以上海港口后勤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6): 1079-1088. |
[9] | 邱岳, 韦素琼, 陈进栋. 基于场强模型的海西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影响腹地的空间格局[J]. 地理研究, 2011, 30(5): 795-803. |
[10] | 王成金, César Ducruet. 现代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理论与实证[J]. 地理研究, 2011, 30(3): 397-410. |
[11] | 梁双波, 曹有挥, 吴威. 港口后勤区域形成演化机理——以上海港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12): 2150-2162. |
[12] | 庄佩君,汪宇明. 港—城界面的演变及其空间机理[J]. 地理研究, 2010, 29(6): 1105-1116. |
[13] | 仇方道, 佟连军, 朱传耿, 杨如树.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09, 28(2): 451-463. |
[14] | 陈 航, 栾维新, 王跃伟. 我国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关系的定量分析[J]. 地理研究, 2009, 28(2): 475-483. |
[15] | 王成金. 全球集装箱航运的空间组织网络[J]. 地理研究, 2008, 27(3): 636-6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