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仇保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进程.规划师,2007,23(9):59~61.
[2] 赵春江,杨信廷.加强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小城镇建设,2005,(1):22~23.
[3] 张红,崔琰.关于建立城镇体系规划信息数据库的思考.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2):60~63.
[4] 罗灵军,李静,张远,等.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地理信息世界,2006,4(6):67~71.
[5] 肖捷颖,葛京凤,沈彦俊,等.基于GIS的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分析.地理研究,2003,22(6):789~798.
[6] 汤君友,杨桂山.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23~428.
[7] 张安兵,刘丙敏,刘新侠. GIS在小城镇中的特色应用研究.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28(4):4~7.
[8] 曹雪,柯长青,冉江.基于GIS技术的城镇用地扩展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资源科学,2008,30(3):385~391.
[9] 吴铮争,宋金平,王晓霞,等.北京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与空间扩展分析——以大兴为例.地理研究,2008,27(2):285~293.
[10] 徐俊锋,黄敬锋.基于GIS的丘陵山区小城镇扩展模式及其机制分析——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山地学报,2005,23(1):115~120.
[11] 王萌,张超.基于ArcSDE的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6):96~100.
[12] 刘洪岐,宫辉力.基于ArcSDE和SQL Server2000的洪涝灾害救助决策支持系统空间数据库设计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65~71.
[13] 喻冰春,姜琦刚.基于ArcSDE技术的省级基础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立.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1):72~74.
[14] 苗作华.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导刊,2007,(9): 127~129.
[15] 何建邦,李新通.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 18(3):1~7.
[16] 李新通,何建邦,毕建涛.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及应用模式.地理学报, 2002,57(12):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