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放.北京市商业服务地理.经济地理,1984,4(1):40~46.
[2] 宁越敏.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地理学报,1984,39(2):163~172.
[3] 吴郁文.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的探讨.地理科学,1988,8(3):208~217.
[4] 杨吾扬.北京零售商业与服务业中心和网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地理学报,1994,49(1):9~17.
[5] 薛领,杨开忠.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商业布局.地理研究,2005,24(2):265~273.
[6] 安成谋.兰州市商业区位格局与优势度分析.地理研究,1990,9(1):28~34.
[7] 吴小丁.哈夫模型与城市商圈结构分析方法.财贸经济,2001,11(3).71~73.
[8] 仵宗卿,柴彦威,戴学珍,等.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结构研究.地理研究,2001,20(4):479~487.
[9] 王德,张晋庆.上海市消费者出行特征与商业空间结构分析.城市规划,2001,25(10):6~14.
[10] 许学强,周素红,林耿.广州市大型零售商店布局分析.城市规划,2002,26(7):23~28.
[11] 朱枫,宋小冬.基于GIS的大型百货零售商业设施布局分析——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3,36(3):46~52.
[12] 丁鹏飞,王远飞.基于Relly法则与加权Voronoi图的连锁超市商圈分析.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4):12~16.
[13] 王新生,余瑞林,姜友华.基于道路网络的商业网点市场域分析.地理研究,2008,27(1):85~92.
[14] 祁毅.基于公共交通可达性的规划支持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8.14~15.
[15] 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城市规划,1999,23(8):8~11.
[16] 尹海伟,孔繁花,宗跃光.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生态学报,2008,28(7):3375~3383.
[17] 祁毅,徐建刚.基于空间可达性栅格建模的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分析方法.见:创新与发展2006年高校GIS论坛论文集.北京: 2006. 360~367.
[18] 孔云峰,李小建,张雪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空间可达性分析.遥感学报,2008,12(5):800~809.
[19] 张莉,陆玉麒,赵元正.医院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人文地理,2008,23(2):60~66.
[20] 超市大卖场年销售额达225亿元,大卖场年销售额达425亿元.上海经济年鉴,2000,2006.
[21] Grant lan Thrall. Business Geography and Real Estate Market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165~215.
[22] 高向东,吴文钰.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地理学报,2005,60(4):637~644.
[23] 杨上广,王春兰.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治理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8,5(2):58~65.
[24] 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张景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29~342.
[25] 柴彦威,沈洁,翁桂兰.上海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08,28(2):22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