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月英,徐效坡,范士陈,等.福建省域工业空间结构研究——以福建省销售额前300家工业企业为例.地理科学,2006,26(4):414~419.
[2]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异与趋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1~91.
[3] Slaow R.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s,1956,70(5): 65~94.
[4] Swan T W. 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g.Economic Record,1956,32(Novermber):334~361.
[5] Barro Robert J.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5):407~443.
[6] Barro Robert J. Macroceonomies.(4th ed.).New Youk:John Wiley and Sons,1993.
[7] Sala-I Martin X. 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 The Economic Journal,1996,10(6):1325~1352.
[8] 覃成林,唐永. 河南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地理研究,2007,26(3):548~556.
[9] 蒲英霞,马荣华,黄杏元,等. 江苏省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特征与成因.现代经济探讨,2005,(7):65~67.
[10]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 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2,21(1):73~80.
[11] 陆大道,刘卫东. 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
[12]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 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地理研究,2002,21(6):781~790.
[13] 张焕明. 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差异与趋同.经济学,2004,3(3):605~618.
[14] 吴玉鸣.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101~108.
[15] 贾俊雪,郭庆旺.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61~68.
[16] 李小建,乔家君.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17] Tsui Kai Yuen. Decomposition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3,(17):600~627.
[18] 张红梅,沈山,戴先杰.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探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54~57.
[19] 欧向军.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构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25~29.
[20] 仇方道,朱传耿,孔令平,等.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7,24(4):468~472.
[21] 蒲英霞,葛莹,马荣华,等.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研究,2005,24(6):965~974.
[22] 刘兆德,谢红彬,范宇. 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经济发展及空间差异研究.经济地理,2003,23(1):23~27.
[23] 管卫华,赵媛,林振山.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地理研究,2004,23(4):541~550.
[24] 欧向军,顾朝林. 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地理学报,2004,59(5):791~799.
[25] 欧向军,陈修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经济地理,2004,24(3):338~342.
[26] 欧向军,沈正平,朱传耿.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空间分析.经济地理,2007,27(1):78~83.
[27] 欧向军,赵清. 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地理研究,2007,26(4):693~704.
[28] 胡志远,欧向军.基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经济地理,2007,27(5):719~723.
[29] 沈正平,翟仁祥. 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协调研究——兼与鲁南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比较.经济地理,2003,23(6):742~746.
[30] 魏后凯. 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21~427.
[31] 王晓红. 山东区域经济趋同性实证分析.价值工程,2006,(8):33~35.
[32] 魏也华. 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区域分布的变化.地理科学,1994,14(1):22~29.
[33] 陈修颖.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地理科学, 2009,29(1):22~29.
[34] 徐斌,唐德才. 外资对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与对策.软科学,2006,20(2):43~47.
[35] 欧向军,朱传耿.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战略演变初探.人文地理,2005,20(2):25~29.
[36] 徐伟峰,欧向军. 江苏省"三沿"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6):543~545
[37] 张可远,欧向军,沈正平. 江苏省主要经济带产业转换与空间相互作用研究.地理科学,2007,27(5):648~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