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10, Vol. 29 ›› Issue (8): 1471-1483.doi: 10.11821/yj2010080012
刘前进1,2, 于兴修1,2
收稿日期:
2009-09-20
修回日期:
2010-02-02
出版日期:
2010-08-25
发布日期:
2010-08-30
通讯作者:
于兴修(1967-),男,山东莒县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资源利用与环境效应研究。 E-mail: xxy2000@126.com
E-mail:xxy2000@126.com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877);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Q2006E01、Y2008E23);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2007BS08025)
LIU Qian-jin1,2, YU Xing-xiu1,2
Received:
2009-09-20
Revised:
2010-02-02
Online:
2010-08-25
Published:
2010-08-30
摘要:
以具北方土石山区典型特征的沂蒙山区为例,在分析土壤侵蚀过程的基础上,选取具生态学意义的侵蚀强度景观格局指数,从垂直维度上分析侵蚀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景观格局具有显著垂直分带性。50~200带为低侵蚀稳定区,人类活动影响大,缀块成片分布,连通性强,形状较规则;400~800带为高侵蚀稳定区,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缀块密度大且分散,形状较复杂;200~400带为侵蚀景观急剧变化区,侵蚀程度随高程增加而增大,自然因素作用增强。微度与轻度侵蚀景观、强烈与极强烈侵蚀景观具相同垂直变化趋势,此两组侵蚀景观变化趋势的差异主要分布于低于300带和高于500带处;中度侵蚀景观变化趋势可视为前两组侵蚀景观变化趋势的过渡。
刘前进, 于兴修. 北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强度垂直景观格局——以沂蒙山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8): 1471-1483.
LIU Qian-jin, YU Xing-xiu. Vertical landscape pattern on soil erosion intensity in the rocky area of northern China: A case study in the Yimeng Mountainous Area, Shandong[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8): 1471-1483.
|
[1] | 李杨帆,林静玉,孙翔. 城市区域生态风险预警方法及其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调控中的应用[J]. 地理研究, 2017, 36(3): 485-494. |
[2] | 解雪峰,濮励杰,朱明,许艳,王小涵,徐彩瑶,陈新建.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滨海滩涂围垦区景观格局与土壤盐渍化关系[J]. 地理研究, 2017, 36(3): 495-505. |
[3] | 欧定华,夏建国.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大城市近郊区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3): 553-572. |
[4] | 师满江,颉耀文,曹琦. 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演变及机制分析[J]. 地理研究, 2016, 35(4): 692-702. |
[5] | 欧定华,夏建国. 城市近郊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潜力与模拟----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3): 534-550. |
[6] | 刘宇. 土壤侵蚀研究中的景观连通度:概念、作用及定量[J]. 地理研究, 2016, 35(1): 195-202. |
[7] | 哈凯,丁庆龙,门明新,许皞. 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关系——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 34(5): 909-921. |
[8] | 张晴华, 王红亚, 徐琳, 郑卓, 杨士雄, 陈效逑. 广东惠州黄洞水库沉积物特征及其反映的近50年土壤侵蚀意义[J]. 地理研究, 2014, 33(4): 643-653. |
[9] | 焦胜,杨娜,彭楷,郭谌达,李振民,周怀宇. 沩水流域土地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4, 33(12): 2263-2274. |
[10] | 白军红, 房静思, 黄来斌, 邓伟, 李爱农, 孔博. 白洋淀湖沼湿地系统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研究, 2013, 32(9): 1634-1644. |
[11] | 戴君虎, 王红丽, 王焕炯, 刘亚辰, 邵力阳. 六盘山景观格局及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13, 32(12): 2222-2232. |
[12] | 何福红, 高丙舰, 王焕芝, 王瑞, 赛莉莉. 基于GIS的侵蚀冲沟与地貌因子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13, 32(10): 1856-1864. |
[13] | 潘竟虎, 苏有才, 黄永生, 刘晓. 近30年玉门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J]. 地理研究, 2012, 31(9): 1631-1639. |
[14] | 周年兴, 黄震方, 蒋铭萍, 梁艳艳. 庐山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12, 31(7): 1224-1232. |
[15] | 王丽, 曾辉. 深圳市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成因及其景观格局效应[J]. 地理研究, 2012, 31(5): 853-862. |
|